01当善意被消费殆尽,谁来为冷漠买单?
六月初,新冠疫情余温尚在,一条微博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事情是这样的,有位家长微博说,自己6岁哮喘病的女儿,半年前被班主任罚跑操场10圈,导致哮喘病发作并且疯狂吐血,乃至衣物上都被鲜血浸透了。
6岁的女儿因此重病,引起神经受损,终身没办法练琴,“小提琴家”的梦想毁于一旦...
一时间,网络群众义愤填膺,口诛笔伐。
可事情发酵没多久,就彻底反转了。
广州的警方很快就发来了事实情况的通报。
调查后发现,刘某的女儿并没有哮喘;女孩衣服上的血迹、被老师威胁殴打、送老师6万元等都纯属编造……
只是体罚算是存在,当时确有5名违纪学生跑了10圈,但运动造成的后果没有那么夸大(方圆小学操场米一圈)。
所谓的“没有承担任何后果”的老师,实际上也在去年做了相应的处罚。
而微博上所说的一切,只不过这位妈妈的自导自演,主要目的是扩大影响力,好为女儿的“直播”之路铺垫。
最后这位妈妈也得到了相应的惩罚,但对被网暴的老师、被利用善良的人造成的伤害怎么弥补?
请不要把同情当手段,把善良玩弄于鼓掌之间。殊不知,消费善良,是世间最大的恶。
02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
再次提到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这个十三年前的网络流行语,这位语出惊人的法院法官能出此的言论果然把一些碰瓷的讹人的坏人带上了邪路。从此好人好事,救死扶伤都变得唯唯诺诺不敢伸手。就是从南京彭宇案的庭前和解好心人彭宇做好事却被迫赔偿被帮助的人一万元现金开始,恶魔就一直在横行。
然而这么多年来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因害怕被“讹”而选择漠视,绕道而行,最终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得不到帮助。
不禁深思:“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怎么扶起来?”
03如果说美貌是推荐信,那么善良就是信用卡
网络技术的发展,碎片化信息席卷而来。我们很容易被片面的情绪化信息所裹挟比如前段时间的:
比如“成都七中霉变食物事件”,
数位家长在网上曝光,
说成都七中给学生吃霉变食物,
并展示了相关证据:
霉变的猪肉,
霉变的鸡腿,
霉变的毛肚……
此事曝光后,引发滔天愤怒,
成都七中校长被立马免职。
结果后来警方调查发现:
家长所展示的霉变食物,
是用姜黄粉和红曲米伪造的。
在比如“女童眼睛被塞纸片事件”,
也是家长在网上曝光,
说孩子眼睛里被塞了几十张纸片。
此事曝光后,
网民怒骂校长和班主任,
校长和班主任被全市通报批评。
但后来记者调查发现:
女孩眼里取出几十张纸片事件,
根本就是其母亲编造。
这样的反转事件,
发生了不知道多少起,
在情绪化的观点中,我们心中善良的信用值一点一点的消耗。
我们一般在做判断的会有四种判断,事实判断,是非判断,价值判断,道德判断。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事实反转打脸的网络事件,就是这四个判断的顺序颠倒了。因为很多人连基本的事实都看不清楚,就开始搞道德判断,点赞、吐槽更甚至口诛笔伐了。
如果你想真的被网络情绪化观点裹挟的乌合之众是什么样子的那么你应该看看这本书:
乌合之众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13.6购买如果我们想要保持正确的判断顺序,那么这本书,就应该在你的床头。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判断与决策心理学(第2版)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67.1购买我们从小都听过“狼来的故事”,是指一个孩子经常用狼来了去糊弄人,而狼真的来了的时候,没人相信他,最后,他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的故事。
当我们一次次的好心帮助扶起摔倒之人,同情反被诬陷时;当我们为正义发声,“仗义执言”,善良反被利用时;
请停止对善良的消费,要不然现代版的“狼”真的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