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知中医未病先行控制哮喘,自由呼吸

上海知行合医

秋冬季的转换,迎来哮喘患者的一波发作高峰。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我国20岁以上哮喘患者超过万,总体控制率不超过30%,控制情况仍然较差。

今天医院、上海科普育志愿服务总队专家型志愿者毕蓉蓉,来为各位聊聊哮喘那些事。

专家简介

Introductiontoexperts

毕蓉蓉,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师从全国肺系病名老中医邵长荣教授,张惠勇教授,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现任上海科普教育志愿服务总队、上海社区科普教育志愿服务分队专家型志愿者,上海知行合医健康科普联盟成员。

何为哮喘?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它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临床特征与临床表现及诱因见下表。我们也发现,年轻人熬夜也是哮喘发作的一个常见诱因。

01

表1哮喘临床特征与临床表现

表2哮喘的诱因

哮喘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哮喘的常用药物主要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两大类。

控制药物用于哮喘稳定期,通过抗炎作用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需要每日使用并长期坚持。

缓解药物按需使用,用于哮喘急性发作,可快速缓解症状。

02

诊断和监测哮喘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是什么?

肺功能检查和呼气一氧化氮测定。肺功能可以帮助了解哮喘患者气道阻塞的严重情况,气道阻塞的越严重,患者的喘憋、气促症状就越严重。呼气一氧化氮测定则可以明确哮喘患者气道炎症高低,炎症越高吸入激素的治疗效果也越好。这里的炎症可不是白细胞高的那种炎症哦!

03

控制哮喘的常见误区

(1)症状缓解可以自行停药

哮喘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坚持规范治疗。病情缓解后应继续规范使用长期控制药物,定期评估哮喘控制水平,适时调整治疗方案,直至停药观察。也就是说哮喘患者是不可以随意停药的,应在临床医师进行检查、评估达到停药标准后,方可停药,同时也不得忽视停药后的管理。来自一项真实世界的大样本研究——REALISE研究数据显示,近84%认为自己哮喘控制良好的患者实际上是控制较差的。就是你以为你很好,其实你一点都不好,更糟糕的是你还把药停了。

(2)长期吸入激素对身体有害

由于哮喘诱因多样,易反复发作,长期、规律给吸入激素,是最常用、最安全的哮喘治疗方法,吸入激素的用量以微克计算而口服给药的剂量以毫克计算,你说说看到底哪个量少!规范使用很少出现全身性的不良反应,但要谨记吸入后及时漱口,以防口疮的发生。这里提一句:哮喘患者常备的万托林是一个短效的支气管扩张剂,不含有激素,属于缓解药,不能长期有效的控制哮喘。

(3)不能参加体育运动

并不是所有的体育运动都容易诱发哮喘,哮喘患者适当参加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体育运动可以选择天气适宜时进行,运动量适度,避免寒冷天气及剧烈的运动项目。为防止运动诱发哮喘,除按正规长期的哮喘治疗用药外,可在运动前15分钟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不但能预防运动诱发哮喘,还能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04

排版

沈骅

图片

部分来自网路

*健康科普,仅供参考

上海科普教育志愿服务总队

医院治未病中心

上海知行合医健康科普联盟

联合出品

本文为“上海科普教育”特约科普稿件,已获得相关专家独家授权,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keecrm.net/xccq/85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