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同心变异性哮喘

北京专业白癜风专科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患儿w的妈妈来稿:

我儿子16岁了,算来跟耿医生结缘已经快10年了吧!

我儿子是变异性哮喘。从1岁多的时候就出现喘憋,尤其是稍过力的活动后,甚至大笑后,晚上睡觉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憋的症状,就更别说感冒着凉了。喝遍了止咳平喘药也是无济于事。我们那会儿是儿科的常客,经常半夜去输液。哏儿哏儿喘鸣音,让我这个作为医师的母亲,实在难以入睡。从西医的角度,治疗哮喘无非就是抗过敏、激素,而且只是控制症状而已,并不能缓解病情,更别说治愈率。随着病程延长,大部分会出现肺气肿,呼吸困难。

医院,保定、医院。后来打医院有个火疗,可以治疗哮喘,那一个月就是六千多块钱。一个月下来,基本没怎么减轻。医院的所有中医大夫的草药也都吃过,不见效果。吃了几年的抗过敏药物,症状有所控制。可是突然有一年,抗过敏药也不行了。这不是愁死了!

后来跟耿医生介绍了情况,他说可以让他试试。虽然他那会年纪比较轻,但是对他还是比较信任的。一周后孩子咳喘的症状就有了明显的减轻,而且他的药方非常简单,就是简单的3-5味药,不像我之前了解的一个处方20-30味药。耿医生说,他学习的是《内经》、《伤寒论》。别看这药方里没有一味药是直接治疗咳喘的,但最后达到的目的就是治疗咳喘。

有一次孩子放学回来,喘的厉害,说骑自行车都费劲,赶紧找了耿医生,他加班给开了一付药,回家自己熬制,服用后症状很快得到了控制!没想到中草药也可以急救。

就这样,间断服用了几年(因为孩子小,依从性比较差,有症状时候就服用一段时间),孩子的体质增强了不少,也很少犯病了,到这两年基本没再感冒过。

《内经》、《伤寒论》的伟大,不可言说!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患儿w妈妈

.10月

图片源于网络致谢

耿创新注:

1.从功能到器质,“生气”从“地”积累到“天”

我们的气机是从里往外,从下往上发展的。垃圾从里往外代谢出去;新的营养从里往外补充。这就是“生气通天”的原理,是恩师所说的“免疫力”的概念。(请参考《看得见的“免疫力”》)

感冒着凉,是表的气被夺走了,里边不能及时补充。用力活动、大笑等都是表的气被消耗了,而里边不能及时补充。W的喘憋是“喝喝而喘”,是典型的虚症,是想通过喘来把下焦的精气调上来。而在里也不足,尤其又有寒湿阻隔的话,上边就是如何喘,也调动不了充足的精气上来。总是调动不上来,就会由“喘”而“憋”。这时候的“自我纠正”,就是“不及”的自我纠正。

使用抗过敏、激素,就是通过调动精气来控制症状的。但是长此以往,会越调里越空,气机越陷下。器质层面,在表的肺、支气管等长期得不到充足的新的精气的补充,长得越来越不好。这时候,不但气机上越来越下陷,呼吸系统的器质层面也会出现问题,“肺气肿”就在所难免了。

这就是病情由功能到器质,由无形到有形的过程。(请参考《无形与有形玄学与科学》)

治疗原理很简单,就是生气通天。生气通天,要在阴阳互根的前提下。阴和阳“互根”着登天,是扎实的,充实的。不能只有阳飘到天上去。那是虚火,是另一种病态。

此图中有一、二、三的顺序。这也是身体的“自我纠正”。除了表虚,里也不足,是不及的“自我纠正”。

W的病情,根据脉证,酌情使用四逆汤,附子理中汤。治疗过程中遇到实证,需要用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解。但是什么时候用药、什么时候不用药;用药的话用多大剂量,什么时候停药。这就要对气机,对火候有一个把握。要到具体的临床去看。

此病例中的疾病从无形到有形,从功能到器质的发展过程,在其他的几乎所有的疾病中,都可以看到:

慢支—肺气肿---肺心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衰

各种心脏病----心衰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衰竭

各种慢性胃炎----终末期胃病

慢性炎症---增生、息肉、结节等----癌变

等等

疾病都是这样由轻到重,由无形到有形。在无形的阶段,较轻的阶段,纯从气机上就能治疗。而发展到严重的器质层面的阶段,需要结合西医学的替代疗法。同时从气机上巩固元气。

理论上来说,在器官坏死之前,只要向上的气机超过向下的消耗(正气的消耗和垃圾的堆积),病就能好。

患儿可以越来越壮,部分患者能达到根治的目的。而中老年患者的哮喘,由于病程、年龄、情绪等因素,极难根治。那也要积极治疗,巩固元气,修复生产线,尽量不要让病情陷下。(请期待《慢性病慢慢治》)

提前治,就是养生。

2.过敏性疾病

变异性哮喘,和过敏有关。过敏,就是风证。具体原理,请期待《过敏与阳药用过》。

耿创新

.11.1

郑重提示: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文中方剂仅为作者学术理论的实践,非中医人员请勿试药,中医人员请勿以此特定病案的方剂套用到自己患者身上!

欢迎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作者对所发文章保留版权,盗版必追本期编辑:张长春

友情集结号

梁漱溟

学习梁漱溟

耿创新

王正龙先生入室弟子

临床之余,致力于

《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的传播

点这里,进入讨论区,一起聊中医本期话题:关于哮喘,您还有哪些问题?留言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keecrm.net/xccq/82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