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和饮食原则

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和饮食原则

大部分人对哮喘的认识是什么?是《生活大爆炸》中的Leonard,还是《志明与春娇》中的春娇;是《金枝欲孽》中的尔淳小主,还是《不能说的秘密》中的小雨?哮喘是病,还是慢性病!是紧急发作时可以要命的!那是不是哮喘病人就只能无奈了此残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了呢?也不是,08年奥运会上的铁人三项,其中有一位运动员就患有哮喘……

那哮喘能自愈吗?可以治愈吗?为什么儿童期哮喘发病率高,而到成年后,患病率反而下降了呢?是不是哮喘不用治疗就可以自己好了呢?这些问题在今天的直播中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什么是儿童哮喘?

儿童哮喘,也就是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情经常在夜间或清晨加剧。近几十年来,由于受到空气、大气污染以及化学成分食品增多等因素的影响,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差不多每10年就翻上一番。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哮喘负担报告》公布,目前全球有3亿人患哮喘,而我国仅儿童哮喘人数就已突破万。我国年、年两次全国城市儿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亦显示,儿童哮喘发病率分别为0.91%、1.97%。至年,全国哮喘患儿大约占3.47%,呈逐年增高态势。

支气管哮喘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冬春及气候骤变时更易“发难”。其发病年龄以1~6岁为多见,大多在3岁以内初次发作,与小儿肺脾肾不足的生理特点有关。若能接受正确诊治和悉心调护,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能逐渐痊愈。但若失于防治,极易陷入长时间反复发作的“怪圈”,致使喘息持续,难以缓解。由于众多家长对哮喘缺乏科学认知,治疗欠规范,导致许多患儿始终迁延不愈,甚而终生不得控制,乃至危及生命。

误区一:很多家长以为只要是哮喘都会“喘”

儿童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病。但是我国接受早期诊断的儿童非常低,临床门诊接受的孩子都已经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了,这对于疾病的预后是非常不利的。

中国的早期诊断为什么这么少?这跟家长的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家长对这个疾病没有认识,比如说孩子都喘了三四次了,医院,专业的科室去诊断。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普通的儿科门诊一般是无法甄别诊断的,只有专业的哮喘科室或者呼吸道科室才有这个能力进行诊断。儿童哮喘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疾病。

还有一个呢,就是儿童哮喘里面有一个特殊的分类,叫做咳嗽变异性哮喘,它的表现是儿童不会出现喘息,只咳嗽,经常感冒,每次咳嗽的时间持续10天以上。很多人认识不到这点,就不会认为这也是哮喘,从而耽误病情。很多家长经常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只咳不喘,却被戴上哮喘的“帽子”?并不是所有的哮喘都有喘息症状,“咳嗽变异性哮喘”,就是以慢性咳嗽为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不伴有明显喘息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其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一个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情况,或经较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无效,而用支气管扩张剂则能使咳嗽发作缓解。患儿多为过敏体质,多在婴幼儿时期患过湿疹,多数有哮喘家族史。所以,如果孩子长期咳嗽不好,又是过敏体质,家长应引起足够警觉。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接受不了孩子是哮喘的事实,总认为只是感冒,不愿意带着孩子接受激素治疗,认为一旦激素治疗,后面就产生依赖了。这些错误的观念和想法,都是导致儿童哮喘早期就诊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诊断上要提醒大家,凡是长期咳嗽不好的,咳嗽持续10天以上都不好的,这时就有必要去看专科医生,出现反复喘息的,那就更应该立刻去看专科医生了。

误区二:误把哮喘当作其他过敏性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在支气管哮喘病人中,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占80%,而45%左右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也同时伴有哮喘。在过敏性疾病病人出现气喘或不明原因的干咳、咽痒时,应首先怀疑支气管哮喘在作祟。假如对过敏性疾病及其对哮喘的影响了解不多,重视不够,治疗常常顾此失彼,则严重贻误病情。有相当多的哮喘者在病情发作前有过敏性症状,如能及时对过敏性疾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哮喘发生的频率。

误区三:认为病情一缓解就可以立即停药

有些家长在孩子哮喘发作时特别紧张,积极寻医问药。而一旦病情得到控制,进入哮喘缓解期后,就立马放松警惕,甚至认为只要不再哮喘,无明显症状就是治好了,也就不必再吃药了。结果是患儿气道的慢性炎症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稍有风吹草动,又会使哮喘“死灰复燃”。这是因为在缓解期间,支气管腔内仍有炎症潜伏,只不过是尚未接触到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而未爆发。若是有感冒、运动过量、紧张、兴奋或气温变化、吸入冷空气和刺激性气体(如烟雾、气油味等)或接触尘螨、动物皮毛等诱因,便可能出现明显的哮喘症状。因此,缓解期是需要继续治疗的,其目的是减轻或控制气道炎症,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给小儿哮喘患儿的四条防控建议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儿童过敏性疾病中困扰最多也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发病年龄80%在5岁以前,且有逐渐提前的趋势。患儿常具有过敏特应性体质,如吸入冷空气、花粉、尘螨,进食鱼虾、牛奶,或接触青霉素等某些药物后极易发生过敏。在哮喘的防治上,务必要专注于“医家精治,病家细防”的理念。为此,给哮喘儿童家长提出如下4条防控建议。

第一:积极预防感冒

家长要千方百计减少哮喘患儿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加强对气道护理,首要一点就是预防感冒,因为感冒会诱发哮喘,而且严重干扰康复进程,临床经常可见“十天大治,一次不防而前功尽弃”的情况。由于公共场所有太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建议哮喘儿在治疗期间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如幼儿园、学校、公园等。

第二:远离过敏性物质

家长要注意生活环境舒适、整洁,选择向阳的居室,室内保持清洁、通风、干燥,严禁吸烟。要保证孩子饮食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生冷、油腻、辛辣、过酸过甜,以及鱼虾等海类食物。还应预防和严格控制过敏原,若哮喘发作,要找到本次诱因所在,避免“故态复萌”。关于如何饮食,后面我们着重讲。

第三:保持好心情多锻炼

哮喘缓解期应当鼓励患儿适当参加运动以增强体质,如散步、太极拳、游泳等。坚持适宜的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并可消除紧张状态,减少哮喘发作,营造良好心情。但运动量宜从小到大,强度从弱到强,逐步适应。

第四:规范医治,重视先兆

哮喘的治疗需要长期化、规范化,更需要家长和医生的相互配合。哮喘儿童在病情发作前往往有先兆,如连续打喷嚏、不断咳嗽、心情烦躁、精神不振及呼吸加快等。当发现这些先兆时,一定要及时就诊,稳定病情,减少复发次数,以防哮喘反复袭扰。

小儿哮喘的饮食禁忌

很多家长经常问我,孩子得了哮喘,该吃什么,什么不能吃?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这里我给大家扼要的介绍一下儿童哮喘饮食的三宜三忌。

一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这三大营养物质宜搭配适当。患儿喘息发作时常处于缺氧状态,导致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不振,进食减少,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哮喘患儿应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约占营养摄入的35%。碳水化合物如米面等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应占营养摄入的50%左右,但应避免过食产气食物,如面食、豆类和薯类。脂肪进食应少量,约占营养摄入的15%。因为进食脂肪过多,影响食欲和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对病情不利,主要以进食植物油为主。

二宜:宜多吃富含维生素A、B、C和铁、钙的食物。维生素A具有维持人体正常发育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功能。维生素B、C是参与各种代谢的重要物质,并有增加食欲、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的作用。钙除了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外,还具有抗过敏等功能。另外,机体为了从哮喘缺氧状态中提高对氧的摄取量,以减轻组织缺氧状态,会出现代偿性缺铁,补充必须相应增加。

三宜:宜多饮水。尤其是哮喘急性发作的时候,经呼吸道不显性失水增多,患儿易出现脱水现象,且气道痰液会变得粘稠,不易排出,因此哮喘患儿宜多饮水。

一忌:冷饮及碳酸饮料。哮喘患儿的气道处于高反应性状态,冷刺激往往可诱发气道痉挛,引起哮喘发作,而碳酸饮料往往添加了诸如香精、色素等成分,对人体有害无益,其所含二氧化碳气体,也于肺不利。

二忌:刺激性食物和产气食物。有辣椒、花椒、芥末、咖喱粉、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可能诱发气道痉挛,所以应尽量不吃。产气食物有地瓜、土豆、韭菜、黄豆、面食等,它们易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腹胀,横膈上抬,限制肺的通气,还可诱发哮喘,故哮喘患儿应尽量避免此类食物摄入。

三忌:饮食过甜、过咸。甜食、咸食能生痰热,过甜、过咸食物可能诱发哮喘发作,因此哮喘患儿的饮食应相对清淡。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keecrm.net/xccq/18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