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开启速冻模式,如何保护好哮喘宝宝

<

近日,中国气象局多次发出寒潮预警,预计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寒潮的侵袭使多地开启“速冻模式”,对于抵抗力偏弱的哮喘患儿来说,可能会诱发哮喘并加重病情。

(图源:视觉中国)

哮喘在我国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且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据统计,在我国14岁以上的人群中,临床诊断的哮喘患病率为1.24%,其中新诊断的哮喘患者占26%[1],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若在幼年时期得不到正规治疗,可能会影响到肺部发育,尤其是多重过敏的重症哮喘患儿大约有80%~90%可能会发展为成人哮喘,成年后慢阻肺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2]。

关于哮喘的几大误解,你中招了吗?

误解一:只有孩子“喘”才是哮喘。其实喘息、咳嗽、气促、胸闷都可能是发生哮喘的信号。

误解二:不了解哮喘患儿的危险因素。一些容易引起哮喘急性加重的因素,也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寻找,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孩子的接触,如过敏原、病毒感染、烟草烟雾等。这不仅能够防止哮喘发病和症状加重,也可改善哮喘,减少治疗药物的需求量[3]。

误解三:禁止一切运动。一些家长担心运动会导致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将运动成为孩子的“禁忌”。但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肺功能水平[4]。因此孩子也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积极地运动,拥有更欢快自由的童年。

(图源:视觉中国)

切忌“治治停停”,哮喘治疗重在坚持

由于对药物安全的不信任,很多家长“治治停停”,导致孩子的哮喘“去了又来”,反反复复发作反而使病情更加严重。目前我国城市儿童哮喘发病率居高不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哮喘患儿父母对哮喘认知不足,不能进行有效的家庭管理[5]。

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是哮喘的防治原则,儿童支气管哮喘主要采用药物疗法治疗,对于<6岁的儿童哮喘的长期控制,首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如果无法应用或不愿应用ICS或伴过敏性鼻炎,可选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吸入激素联合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儿肺功能,缓解气道炎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哮喘急性发作,具有良好的效果[6]。坚持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实现对炎症的有效抑制[7]。

父母面对患有疾病的孩子时,越积极应对、将疾病管理与家庭日常生活融合越好,管理疾病的能力就越强,哮喘控制就越好。因此,父母或其他照顾者对患儿治疗方案的依从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哮喘的防治是全社会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keecrm.net/xczz/108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