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总怒斥儿子被骂上热搜想毁掉一个孩

小绿也万万没想到,在年即将结束时,居然等来了《爸爸去哪儿》第六季!或许很多人还记得这档亲子综艺?距离原定播出日期推迟1年后,它终于以《一起出发吧》的新名字,在芒果TV国际版重新上线。陈小春、包贝尔、杨烁、耿乐以及何猷君(实习爸爸),组成了新一季爸爸阵容。可本该是其乐融融的画面,一经播出,就被网友们骂上热搜。这次话题的核心,不是萌萌的小甜椒jasper,也不是藏在我们表情包里的饺子……而是“小包总”杨烁和他儿子,杨雨辰。所有人都在说,杨烁是有毛病吗?教育儿子的方式简直像恐怖片!他到底做了什么?事实上,仅凭一己之力,杨烁唤起了很多人的童年阴影。你这孩子太笨了!你知道我为了你,付出了多少吗?我问你话呢,你怎么不说话!多少人至今还记得,被父母的打击支配的恐惧……杨烁就是这样的爸爸。节目的一开始,他就表现出了超强的「控制欲」。杨雨辰和妹妹杨雨曦众所周知,《爸爸去哪儿》有个经典环节——选房子。节目组会安排一间最烂的房子,所有人避之不及。但偏偏,杨雨辰选中了最烂的5号房。只是因为,5是他的幸运数字。他没想到,就因为这次选择,他迎来了自己噩梦的开始。5号房海拔最高、路途最远,节目组的人在路上提醒杨烁,如果孩子不舒服可以抱一下。但杨烁把一切辛苦,全都归因于孩子选错了房。他一遍遍提醒杨雨辰,是他选错了。另一边还当着孩子的面,对节目组说,“我不管他,他自己选的。”之后又冷嘲热讽,“5不是你的幸运数字吗?”终于坚持走到5号房,一路不哭不闹的杨雨辰没换来爸爸的肯定,反而又被打击:值不值得?值得。那你下次跑更远点更值得。下次你选几号?1号。下次1号在最远。看到孩子不知所措的样子,我真的不知道这样的语言暴力发生过多少次,也不知道孩子幼小的心灵遭受了多么大的打击。世上最可怕的就是这种家长吧。他们看似给了你选择的权利,但结果必须还是要按照他的意思来。一旦你的选择不符合他的预期,就开始否定、打击你。连给孩子洗个脚都带有目的性,孩子没说谢谢,他就觉得孩子不懂感恩,自己白白付出了。更要命的是,他的否定不仅仅在私下里,当着外人的面,他也动不动表达对亲生儿子的失望。比如一边好声好气地跟别的小孩说话,另一边不忘踩一捧一,“你真棒,杨雨辰都做不到。”站在一旁的孩子,就在这样的打击中变得唯唯诺诺,越来越没有自信……如果说选房子只是一个恐怖片的开头,那更可怕的还在后头。接下来,才是大型「语言暴力」的开始。这次的拍摄地在平均海拔多米的高原,在去往目的地的路上,很多爸爸提醒孩子,一定要用鼻子呼吸,防止喘不动气。可杨烁做了什么呢?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只知道自私地发泄情绪,不只精神虐待、甚至体罚儿子。放一个节目片段,你们感受下。短短几分钟,让成年人都感到窒息。▼来源:微博

Real皮皮王是的,他对儿子的态度完全没有尊重和平等,反而很像在“训狗”——用简短的词语下达指令。“快点”“所有人都在等着你啊”“衣服拉好”“包背好了”“走路不会走吗”本来小孩就很容易累,何况是在高原上。看到儿子走得有气无力,有点内八,他两次让儿子原路返回,从头再走一遍。小孩子天生亲近自然,会被新奇的东西吸引,于是其他爸爸们都跟着孩子的步调,欣赏沿途的风景。只有杨雨辰闷闷不乐地低着头,拼命赶路。连我都注意到,孩子累得喘气声都有点哮喘了。这个爸爸依然不管不顾地,要求他要跑在自己前面,否则又要受罚。就连衣服没叠整齐,杨烁都会控制不住暴躁的脾气。这个36岁的男人对着7岁的孩子,突然怒吼一声,露出狰狞的表情,仿佛下一刻就要开始家暴。看到这一幕,我一个成年人都害怕了。“杨烁真的太凶了。”他是孩子们心中公认的「最容易生气的爸爸」,严厉如陈小春都承认这一点。可杨烁本人却痛心疾首地觉得,是儿子不理解自己的苦心。“明明是为他好,但有时候听上去会让人觉得很别扭……我不会放弃我这种教育方式。”这句“为他好”,简直比《小欢喜》里宋倩说的还可怕。说真的,杨雨辰真的顽皮到,需要用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来控制吗?实际情况完全相反。这个孩子从小性格内向,属于温柔细腻的类型。作为一个宠妹狂魔,这个小大人照顾人时非常游刃有余。听到妹妹说“想喝水水”,他可以立刻收起玩心,帮妹妹去倒水。他说服妹妹跟jasper玩,全程很有耐心。“曦曦,你告诉哥哥为什么不跟他玩呢?”他甚至有策略地拿两只小乌龟举例,让妹妹不要跟好朋友打架。“哥哥给你说,你别生气好吗?不哭不好吗?哭就不漂亮了。”“你看那两只乌龟,他们是不是好朋友啊,它们不打架对不对。”“那你和那个小弟弟是不是也不打架啊,你和他玩好吗?”很多大人都没法做到这种程度的耐心吧?但7岁的杨雨辰可以。节目中,我听到别的爸爸夸他,“帮忙帮得非常好”,却一次都没听到来自亲生爸爸的夸奖。难怪在陌生的环境,初来乍到,杨雨辰宁可跟别人的爸爸待在一起,也不愿见到杨烁。看过这对父子的日常,说实话,我心里很压抑。现实生活中,杨烁就是「打击式教育」的典型代表吧。没有哪个家长愿意扮演这种角色,可不知不觉间,他们就习惯了恃强凌弱,对孩子施加「语言暴力」。记得看过一份调查问卷,统计了「孩子最讨厌家长说的五句话」。其中,有将近13万人选择了“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这个选项,其次是“你真没用”。▼多少人是听着这些话长大的?多少人又因为不断被比较,至今摆脱不了自卑的性格?多少人因为父母的否定产生自我怀疑,觉得自己配不上任何人的爱?还有多少人,从小就是家长口中的笨孩子,长大了却又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下一代?或许,看到这里,依然会有很多人振振有词地说,难道给孩子树立个榜样也有错吗?当然没错。但错的是跟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态度,错的是我们对孩子持续不断的否定。在我看来,打击式教育的本质根本不是爱,而是自私,是对孩子的不尊重。用语言暴力伤害孩子的父母,究竟是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还是仅仅只想要一个听话的学习机器?懂得用正确方式跟孩子沟通,多鼓励孩子,可以增加他们对这个世界、对学习的兴趣;打击式教育则更容易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一生无法磨灭的阴影。看过太多被父母影响一生的真实案例,我经常思考,究竟怎样的品质,可以让孩子们走向社会后不会轻易崩溃?慢慢地我发现,对每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当你遇到更优秀的人,你不会因为对比而产生挫败感。因为懂得自我肯定,你不会总把错揽在自己身上,浪费大量时间跟坏情绪作斗争。因为有正能量的态度,也知道父母是永远强大的后盾,你不会轻易被挫折打败。无论任何时候,这样的人都是闪闪发光的存在。那么,父母们可以为孩子做什么呢?我想,无非是五个字——爱,尊重,肯定。孩子不是谁谁谁的附属品,即便是父母,也要把他们当做独立、平等的个体。好好说话,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最成功的教育,是帮助孩子们塑造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漫长的一生中,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一个人最幸福的模样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keecrm.net/xczz/107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