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气管哮喘其他干预措施

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m.39.net/pf/a_4305597.html
本文内容来自《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年版)》

点击查看往期相关内容: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辅助检查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常用治疗药物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

难治性和重症哮喘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策略

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哮喘的其他干预措施

目前哮喘尚难根治。

治疗的目的在于通过规范用药,达到症状控制,维持正常肺通气功能并减少急性发作,最终达到和维持临床良好控制。

这不但需要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更需要患儿及家长的积极配合。

详细的儿童哮喘管理教育原则可参考指南,强调要对每个哮喘儿童制订个体化的哮喘行动计划。

用药依从性差是影响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约50%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并未遵循医嘱坚持使用控制药物。

对无意背离医嘱者(如忘记用药、对治疗方案理解偏差、不会操作装置等),可通过反复实践纠正。

而有意者背离医嘱的原因可能包括对治疗方案的不认可、对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担忧、无法承担治疗费用、文化宗教的影响等,需通过改变患儿及家长认知,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另外,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的建立、电子监测系统和给药提示系统的引入、定期随访等均有利于依从性的提高。

医护工作者在遵循现有指南的基础上,应采取个体化干预措施,提高患儿依从性。

吸入装置操作和吸入技术的正确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

常用哮喘吸入给药系统包括:

压力定量气雾吸入器(pressurizedmetereddoseinhaler,pMDI)

pMDI+储雾罐

干粉吸入器

雾化吸入器

实践中应权衡吸入药物的特点、患儿的使用技术及偏好、吸入装置的费用和应用便利性等因素,鼓励患儿参与选择适合自身的吸入装置。

目前,装置使用错误较普遍(63%的患儿不能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直接影响哮喘的控制水平,增加患儿死亡风险和额外医疗费用支出。

医护人员在吸入治疗中应起主导作用,医护人员对此的认知尚待进一步提高(为患儿提供新吸入装置时,仅有27.7%的医生会核实其吸入技术水平)。

医护人员对吸入装置认知的匮乏必然导致患儿吸入装置应用效能低下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

对患儿及其照料者应通过口头教育、演示、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来加强对吸入技术的指导和吸入器的使用和监督,及时让患儿反馈使用情况并提供指导,以提高患儿吸入装置的正确使用率。

以学校为基础的儿童哮喘管理计划(包括哮喘儿童自我管理)能有效减少急诊就诊频率、住院频率和日常活动减少天数。

另外,研究表明,除专职医护工作者外,训练有素的非专业卫生工作者(社区卫生工作者)和护士、药剂师参与哮喘儿童管理计划亦能带来临床和卫生经济学获益。

儿童哮喘的管理不仅需要医护人员、患儿及家庭的教育管理,还应结合国家社会教育管理模式及医疗模式,推动哮喘的教育管理、提高疾病控制水平、降低儿童哮喘的整体药物和经济负担。

现行的儿童哮喘诊治指南对哮喘的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国儿童哮喘管理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希望本建议能为我国儿童哮喘规范化和均质化诊治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keecrm.net/xczq/82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