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
不要以为哮喘就只是咳咳咳,
这个病也会致命!
我们人美歌甜的邓丽君
就是因哮喘病发作突然辞世。
今天医院呼吸内科唐永江医生、王桢黎护士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哮喘的知识。
什么是哮喘
哮喘,全名为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全球约有3亿、我国约有3千万哮喘患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者)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是可以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的。
为什么会得哮喘?
很多人第一次发作哮喘就没有征兆——
比如男朋友送了束花,哮喘发了!
闺蜜送了一只小狗狗,哮喘发了!
还有,半夜三更睡到睡到就觉得气紧,哮喘发了!
想不通啊想不通,哪怕是同卧室、同寝室、同办公室,大家都是呼吸着一样的二脏二脏的空气,为什么偏偏我会得哮喘?!
目前研究得出,引发哮喘主要有以下四类因素:
1、遗传因素
哮喘患者往往呈现家族性发生,哮喘的发生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但哮喘属于“多基因病”,遗传只决定患者的过敏体质,是否引发哮喘发病还必须有环境因素,如过敏原和激发因素。
2、环境因素
3、情绪因素:
情绪波动如紧张、愤怒、恐惧等。
4、药物因素
如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也就是说,这些因素中的随便一个,都是可能会引起你得哮喘的……哎,心好累……哦不,这一次是气道好累……
哮喘治得好吗?
现在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无法根治。但是,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控制,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
脱离过敏原是防治哮喘最基本的方法。
如果已经查明有明确的过敏原,如花粉、食物、药物等,通过避免过敏原的刺激,可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以及有效的缓解症状。
但是,脱离过敏原不是人人都有效,大部分患者没有明确的过敏原,或者过敏原无法完全避免(比如螨虫)。所以说,该用药的时候还是需要规范用药。
怎么预防哮喘发作或加重?
1
避免诱因
保持空气清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适宜,脱离变应源等。外出时戴上口罩,避免与过敏原接触。
比如再喜欢猫猫狗狗也要离它们远一点,比如下一次喊男朋友送你包包嘛,鲜花就算了。
另外,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场所。
2
体位
哮喘发作时根据病情采取舒适体位,坐位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通畅,如有条件,可适当吸氧。
3
饮食护理
建议进食清淡、易消化、足够热量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火锅串串烧烤不是完全不能吃,只是喊你尽量少吃。此外,还应戒酒、避免过咸、过酸及过饱。
“医生,过咸过酸我理解,容易刺激喉咙管儿,但是为啥子过饱也不行喃?”
4
用药护理
观察作用和不良反应。随身携带止喘气雾剂,有发病先兆时,及时处理。
压力定量气雾吸入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操作重点:
按压吸入器同时嘴巴吸气!
吸完了记得要漱口!
5
保持呼吸道通畅
记得要适量喝水,稀释痰液。
6
自我病情监测
正确记录哮喘日记。
医生可根据记录细节分析发作诱因和治疗情况,并可根据日记调整用药。自己也可以根据记录来避免诱因,减少哮喘的发病。
7
保持情绪稳定
心情要舒畅,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比如你的男朋友的确不送你鲜花了但是送你某宝上的A货名牌包包也要保持淡定……
8
适当锻炼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哮喘治疗的常见误区?
1
哮喘和支气管炎,傻傻分不清
医生,我娃儿一晚上都在咳,简直咳得气都喘不赢了,得不得是哮喘哦?
儿童支气管及肺部感染也会导致咳嗽、喘息等类似哮喘的症状,但两者的治疗药物差别很大。
如果实在咳得凶又紧到好不了,医院由专科医生进行准确判断。医生会根据病史、查体进行初步鉴别,必要时还需要完善查血、肺功能以及照片来鉴别。
2
不齁不治,齁了再治!
长期以来部分患者和家属,只注意对发作期的治疗,哮喘症状一旦缓解,就觉得自己对完了,赶紧停止用药,结果造成哮喘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严重者还会发展成为肺气肿、肺心病而失去劳动能力。
要知道哮喘加重是发作性的,但气道炎症是长期存在的。哮喘发作期的治疗是一个短期的过程,但哮喘的治疗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管是大人还是娃儿,一旦哮喘被控制,应至少维持吸入治疗3-6个月,然后请医生根据情况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3
吸入激素治疗好吓人,影响娃儿发育!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气道炎症最有效的药物。口服、静脉注射等全身用药虽然当时可取得效果,但是长期应用会对身体产生许多副作用。
正确的哮喘治疗应是:
首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根据病情程度加用吸入长效β激动剂,仅仅在有急性症状时吸入短效的β激动剂。
要知道,吸入激素仅在气道局部起作用,血液里基本吸收不到,并且吸入激素应用剂量很小,一般每天不到1毫克。
所以,即使是终生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也不会发生明显的副作用!
4
重吃药轻护理
也有些家长片面追求使用药物来控制哮喘的发作,而对哮喘的护理却重视不够。发病时心急火撩地抱起娃儿跑急诊,一旦娃儿不喘了又当甩手掌柜,平常吃饭穿衣也不多注意。
讲真,哮喘患儿的家庭护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护理得好,此病就恢复得快,甚至有可能痊愈;
护理不当,就会促使此病复发或导致病情加重。
建议家长些要为娃儿些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尽量注意清淡饮食,尽量注意不要感冒。
5
患哮喘就不能运动
医生,你还喊我多锻炼增强抵抗力,我咋敢随便拗动嘛,一动就齁得嘛……
确实有部分哮喘患者称为运动性哮喘,运动可作为一种单独的诱发因素,但一般指在剧烈运动后导致呼吸困难加重。
实际上近年有多项临床证据表明有氧训练法可以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提高哮喘临床控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常用的方式有:散步、步行、慢跑、游泳、滑冰、旱冰、太极拳等。
实际上,有氧运动可以作为药物疗法的辅助治疗方案,哮喘患者尤其是中重度哮喘患者很有必要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
(本文作医院呼吸内科唐永江医生、王桢黎护士,图片据网络)
来源:医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