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TheRelevanceofSmallAirwayDysfunctioninAsthmawithNocturnalSymptoms哮喘小气道功能障碍与夜间症状的相关性杂志:JournalofAsthmaandAllergyIF4.
作者:MustafaAbdo,FrederikTrinkmann,AnneMarieKirstenet.al.
文章发表:年12月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气道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夜间哮喘为常见的疾病表现,常影响近三分之二的患者,定义为患者出现夜间哮喘症状及肺功能的恶化。
夜间哮喘是症状控制不佳的一个重要指标,与生活质量降低以及较高的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相关性。研究证实导致哮喘夜间加重的潜在机制包括肺功能的过度昼夜节律变化,表现为呼气气流下降和小气道阻力增加,可能是由夜间小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增强所触发。这表明小气道炎症和小气道阻力升高是夜间哮喘小气道功能障碍(SAD)的潜在决定因素。
在此背景下,重点研究了广谱小气道功能测量值与夜间症状的出现和频率的相关性,并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入组例哮喘患者,其中87例患者(52%)报告在过去4周内至少有一次夜间症状。结果显示,频繁夜间哮喘患者(n=29)的2型炎症标记物(血嗜酸性粒细胞,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FeNO)数值增加,SAD更严重,如SAD的所有非肺量计指标所示(所有p值0.05),总体哮喘控制更差,与夜间哮喘不频繁患者(n=58)或无夜间哮喘患者(n=79)相比,疲劳情况增加并且生活质量降低(AQLQ;所有p值0.01)(如表1)。63例无气流阻塞的患者,其中近43%(n=27)有夜间哮喘。在该亚组中,气体陷闭和通气异质性标志物显著升高,并与夜间症状发生频率相关:LCI(Spearman系数=-0.42,p0.)、RV%(-0.32,p=0.02)。
表1:从夜间症状频率看哮喘患者的临床和肺部生理特点
注:NA,nocturnalasthma夜间哮喘;LCI,多次呼吸洗脱肺清除指数;AQLQ,哮喘生活质量问卷;RV,残气量;TLC,肺总量;sReff,特异有效气道阻力;deltaN2:单次呼吸N2洗脱试验的III相斜率;R5-20,小气道阻力(总肺阻力-大气道阻力);X5,5hz肺电抗;
由此可见,SAD与哮喘的不同症状表现有关,SAD越严重,夜间哮喘几率越高,并且夜间哮喘频发患者的小气道功能障碍比其他患者更严重(如图1)。
图1:基于肺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的夜间症状的比值比:小气道功能的非肺通气功能测量(c)。
注:R20,20hz近端气道阻力;R5-20,小气道阻力(总肺阻力-大气道阻力);X5,5hz肺电抗;RV,残气量;TLC,肺总量;sReff,特异有效气道阻力;LCI,多次呼吸洗脱肺清除指数,deltaN2,单次呼吸N2洗脱试验的III相斜率。
如图所示:
R5-20、X5Hz、RV/TLC、sReff、deltaN2和LCI的临界值为第50和第75百分位数,其中第75百分位数表示更严重的SAD。
综上所述,SAD与伴有夜间症状的哮喘密切相关,而肺活量测定不应再是仅用于诊断和指导症状性哮喘患者治疗的肺功能检查,因为其可能低估了明显存在于夜间哮喘患者中广泛的远端肺功能损伤。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