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通报,北京新增7例本土感染者!“服装店传播链”已有6人感染。
国家卫健委:疫情仍在高位运行,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一起来看具体消息:
北京新增感染者“5+2”详情公布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通报,4月5日6时至6日6时,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7例,其中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顺义区4例、朝阳区3例。
感染者98、99:均为感染者88的同事,工作地点同感染者88。感染者98现住顺义区后沙峪镇董各庄村北小街号,感染者99现住顺义区南法信镇华英园3号楼。4月4日作为感染者88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5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均为轻型。
感染者00:为感染者90的家人,现住址同感染者90,工作地点为朝阳区望京SOHO塔2C座。4月4日作为感染者90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5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感染者0:现住顺义区后沙峪镇董各庄后街57号,工作地点为朝阳区东方科技园号楼B座。4月4日作为感染者92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5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02:现住朝阳区酒仙桥街道二街坊平房区。4月4日作为感染者88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6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感染者03:为感染者88的家人,现住址同感染者88。4月4日作为感染者88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6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感染者04:为感染者94的家人,现住址同感染者94。4月4日作为感染者94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6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对上述感染者已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对涉及的风险点位进行排查,对各类风险人员实施分类管控。
“服装店传播链”已有6人感染
庞星火表示,截至目前,小金阁阁服装店相关聚集性疫情已造成6人感染,其中店员8人、家属及同住人员6人、其他相关人员2人。
国家卫健委最新研判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疫情仍在高位运行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当前,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快速增长,部分地区社区传播仍未阻断,疫情仍在高位运行,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
米锋表示,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快”字当头,加紧推进重点地区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
要医院储备,提升规模性疫情处置能力。
要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和就医需求。
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聚集。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特别是加快推进老年人接种。
3.8万医务人员支援上海
米锋表示,近期,上海疫情发展迅速,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时期。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已从全国5个省份调派医务人员3.8万余人和每日万管核酸检测的力量支援上海,开展核酸检测和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帮助提升医疗救治与核酸检测能力,将根据需要继续调派支援力量。
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例
波及29个省份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3月日-4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例,波及29个省份,总体呈现流行范围广,规模性疫情与散发疫情交织,外溢病例及续发疫情多发等特点。
3月中旬以来,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此前疫情较为严重的5个省市中广东、山东、河北等均呈现向好态势,但上海和吉林疫情仍处于发展状态。上海市疫情处于高峰期,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例,发生了较多的社区传播并外溢到多省多市,防控的形势非常严峻。
花粉过敏急性发作期应缓种疫苗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春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峰期,有花粉过敏史不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只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过敏的或对新冠病毒疫苗中成分过敏或既往接种其他疫苗发生严重过敏的,才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
如果花粉过敏者正在过敏的急性发作期,特别是花粉过敏导致哮喘等严重症状发作的,要缓种疫苗。对有花粉过敏史可以接种疫苗的,接种疫苗时,要告知临床医生或接种医生,也要严格遵守接种后留观三十分钟的规定。
医院主要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
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医院主要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无急性发作的基础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对轻症病例给予中药等对症治疗,对有重症高风险人群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等。密切观察所有患者病情变化,对有重症高风险因素患者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