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节气记事雨水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zhongkejianjie/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气候特征

雨水到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摄氏度以上,黄淮平原日均温达到约3摄氏度,江南约5摄氏度。但这时大气环流处于调整阶段,忽冷忽热,乍暖还寒,也是全年寒潮出现最多的时期之一。除了雨水外,还有不少反映气候特征的节气。比如谷雨、小雪、大雪也反映了降水或降雪现象。白露、寒露、霜降则反映了水汽凝结、凝华现象。

天气谚语

“春雨贵如油”;“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bà)一层”;“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养生保健

1、起居保健:由于春季六节气中气候变化无常,所以行房事时要注意不要受凉风,并且不要过于频繁地进行性生活导致肌体虚弱,而无法抵御“倒春寒”对身体造成的侵害。雨水时节,要保证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问、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2、饮食保健:从自然万物生长变化的角度看,雨水是滋润万物生长的开始。从养生的角度看,春天为生发之季,人体随着自然气候的变化,人体与之相应肝的生发之气机开始上升。此时天要降雨润泽万物,以水生木,相应的,人要滋养肾阴,以滋水涵木,做好能量储备,为肝气生发做准备,使肝气生发有根而不会出现阴虚阳亢的过激现象。“如果阴虚体质,容易在春季生发之际,出现诸多‘上火’的表现,如口干、咽燥、干咳、溃疡、长疮、头晕、耳鸣、失眠、便干、尿黄等情况。这时需降火,进行“润养”、“清养”,补肝、肾、肺之阴,在饮食上可以服用枸杞子、胡桃肉、黑豆、黑木耳补肾;百合、银耳、马蹄润肺降火;山药、莲子、黑米健脾养阴补肾。此时若气温变化太大,寒湿之气若太过,对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的个体来说,寒湿伤阳,可导致胃阳受抑,或肝阳不升或脾阳不运,出现相应症状,如,胃痛、打嗝、胀气、头痛、腹泻,胸满闷不疏,手足发凉等。这种情况下,养生需遵循“温胃健脾,升阳除湿,疏肝理气”的原则。在饮食上可以服用百合、山药、莲子、黑米健脾补肾;生姜、胡椒、花椒健脾温中散寒;茯苓、薏苡仁、白扁豆、芡实健脾祛湿;春笋健脾化痰,韭菜、小蒜(薤白)辛味青菜辛散疏肝,豆芽、豌豆苗等具有生发之性的食物帮助肝的舒发。

3、穴位保健: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后,会在膝盖内侧看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作用:可辅助缓解月经不调、闭经、气逆腹胀、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状况。

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拇指)。作用:中医认为湿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湿、清神志,尤其适合初秋里湿邪较盛的人群,可辅助缓解痰湿诱发的胸腹痛、呕吐、便秘、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等状况。

阴陵泉穴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处于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作用:体内有湿就容易感受外湿,别让体内湿邪太大,除了外散还要内化一部分。在阴陵泉穴的位置刮痧,可以起到内化湿邪的作用,还可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辅助缓解腹胀、泄泻、水肿、膝痛等。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在肚脐上4寸的腹中线上,可仰卧取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缓解伏天暑湿造成的腹胀、反胃、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对于秋燥失眠等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地机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在阴陵泉穴直下3寸,即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作用:地机穴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功效,可用于辅助缓解腹痛、腹泻、水肿、月经不调、痛经等状况。

  

天枢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两寸处。作用:在祛淤邪的同时要给邪出路,在此穴位刮痧可加速促使湿邪、毒邪从粪便排出,起到缓解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疾病预防

初春的雨露会使室外温度骤降,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易诱发心脏病、心梗等;而抵抗力弱的小孩,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此外,由于气温回升,皮肤毛孔舒展,供血量增多,供给大脑的氧气就会相应减少,影响到大脑工作,人们容易出现头昏脑涨、手脚无力、打不起精气神、想睡觉的现象,这就是"春困"。

“雨水”节气防病一:感冒发热

“雨水”温暖多风,人体的阳气开始向外开泄,这时候皮肤毛孔张开,对风寒之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外感风寒。此外,“雨水”节气乍暖还寒气温尚低,昼夜温差变化大,不注意衣物增添,体弱者就容易感冒了。因此应多锻炼身体,多到户外做深呼吸,多晒太阳,体弱易感冒的可吃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

“雨水”节气防病二:肺炎

“雨水”节气特殊的气候,导致细菌、病毒繁衍增多,抵抗力稍有降低,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雨水”节气预防肺炎特别重要,适当进补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它几乎适用于各种人群。

“雨水”节气防病三:骨关节炎

关节炎病人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空气中的湿度上升、冷热无常,湿气侵入会诱发相关致病因子,在受寒或着凉后,人的防御能力下降,这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加重,甚至诱发或加重原有的关节疾患。

“雨水”节气防病四:肠胃不适

随着进入“雨水”节气,降雨增多,寒湿之气最易困扰脾脏,因此,在“雨水”前后特别应注重养护脾脏。春节后遗留下来的“食积”带来了胃胀胃痛,饮酒易诱发胃食管反流病。雨水节气处于季节更替时段,胃溃疡类的疾病很容易复发。

“雨水”节气防病五:防燥动

初春气压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加上天气多变,也常常使人的情绪波动较快,所以立春时节,应避免过度疲劳,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可以到户外散步、放松身心。

“雨水”节气防病六:防哮喘

春季,是哮喘病的高发时期。除了气候变化大,易诱发哮喘外,主要与花粉、尘螨等过敏源有关。因此个人,尤其是有过敏性体质的人此时应有意识地远离这些过敏源,谨防哮喘发作。

“雨水”节气防病七:防眩晕

春天,有肝阳亢奋的人就容易出现头昏,甚至是眩晕。立春时节,如果出现头晕脑胀、天旋地转的情况,要注意反复测量自己的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降压。平时饮食要注意尽量清淡,而且不要抽烟喝酒。

农事活动

“雨水”前后,油菜、小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多。而华北、西北以及黄准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经常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应及时春灌,即常说的“春雨贵如油"。同时,在雨水期间,对那些没有秋翻的土地,特别是谷茬、糜茬等硬茬子地,要趁着有冻未化的时机,抓紧用拉子农村拖茬子用的一种工具,用条子或树枝做成把茬子地拖一遍,或用碾子压一压,然后把茬子拖倒压碎,这样既能保证播种质量,又能达到抗旱保墒的效果。淮河以南地区,此时一般雨水较多,应做好农田清沟沥水,中耕除单,预防湿害烂根。华南双季稻早稻育秧工作已经开始,为防忽冷忽热,乍寒还暖的天气对秧苗的危害,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天气,抢晴播种,力争一播保全苗。

雨水,是吉兆饱含生的希望,

愿你因雨水的清洗而成为明净的人,

愿你在这个美丽的日子里肆意生长,

在阳光雨露中活成最美的模样。

愿你这一季,这一生,

如一滴春雨,暖润尘世;

如一泓春水,绵远深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keecrm.net/xccj/83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