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今天是世界哮喘日,不过今年有点特别,没有按惯例定在五月第一个周二,而是和去年一样的5月5日。
今年的世界哮喘日主题是“揭示哮喘的误区UncoveringAsthmaMisconceptions”,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哮喘认知中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吧。
误区一
哮喘是一种急性病,好了就不用长期治疗
事实:如大家所熟知的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哮喘是一种慢性病,它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是可预防可治疗的。但如果不治疗,这种持续性气道炎症会影响病人的肺功能。
许多哮喘病人,尤其是轻症病人,平时并没明显不舒服,只在哮喘急性发作医院治疗,这些病人甚至有时候症状会自己缓解。因此导致部分患者会产生上述的误解。
可以说,哮喘的急性发作性、可自行缓解性使其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也是许多哮喘患者并不重视规范化治疗及自我管理的重要原因。
哮喘的症状好比一座冰山,我们只能见到冰山一角,海水下面庞大的冰山体积就是哮喘的气道炎症,它不会因为你看不见而不存在。
误区二
哮喘是一种儿童期疾病,长大就好了不用治疗
事实:全世界估计有3.5亿哮喘患者,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
之所以有些人会认为哮喘是儿童期疾病,可能是由于哮喘在儿童更为常见。我国CARE研究显示,成人哮喘患病率为1.24%,而同期0~14岁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为3.02%。
根据年日本的儿童哮喘指南中的数据,60%6岁以前有喘息病史的儿童在6岁以后就好转了,但6岁时诊断哮喘的儿童有52–72%在22岁时仍有哮喘症状。
还有部分患儿在成人期又出现哮喘的复发。因此“儿童哮喘不治而愈”并不完全正确,如果您的小孩患有哮喘,医院进行正确的诊断及规范的治疗。
儿童哮喘表型
误区三
我从来没有喘,不可能是哮喘病
事实:许多哮喘病人都是因为气喘、医院就诊的。但也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哮喘病人是没有喘息症状的。
其中,常见的是咳嗽变异性哮喘,这种哮喘病人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特征。
另外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是胸闷变异性哮喘,这种病人可以只有胸闷的不适症状,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解为冠心病或精神心理问题。
因此,如果您反复咳嗽不好,或者反复胸闷症状时,请您不要轻易拒绝医生建议您做肺功能检查的意见。没有喘息≠没有哮喘!
误区四
我的哮喘我了解,病情控制得相当好
误区五
哮喘治疗要使用激素,副作用大,千万不要用
误区六
哮喘病人肺功能不好,不能参加运动
误区七
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吸烟和过敏无关,不影响哮喘
误区八
哮喘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不能预防
关于哮喘,患者们还存在不少认知误区,国康医旅在此呼吁大家通过社交媒体积极转发,修正大众在哮喘认知中的谬论,普及哮喘知识,揭除哮喘误区。
本文转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