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方法,防治哮喘ldquo小妖精

立秋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有一群孩子在晚上会出现呼呼带喘的情况,甚至面色发绀、呼吸困难,给父母带来不少担忧和困扰。这个让孩子难受的“小妖精”,就是哮喘。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之一,令人揪心的是,近20年来,中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尤其是6岁以下儿童更是哮喘的高发人群。但哮喘的控制率却并不高,大多数患儿并没有得到规范的诊治,以至于很多孩子病情反反复复。

不过,千万不要一听到就觉得是晴天霹雳了,哮喘是可防可治的,大多数的儿童哮喘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而其中的“防治之道”便是规范治疗。

多因素诱发儿童哮喘

儿童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剧。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部分哮喘患者有家族哮喘病史,还有部分哮喘患者有家族过敏病史。如果父母一方患有哮喘,孩子患哮喘的风险为30%;双方患哮喘,这个风险则会增加到50%。

除了遗传因素,外部因素也是造成哮喘的主要原因。

病毒是年幼儿童中常见诱导哮喘加重的触发因子;过敏原更是儿童中常见的一种哮喘表型;环境因素比如空气污染,装修后的环境污染,甚至冷空气也可能刺激气道,诱发哮喘。

过敏原:包括烟、螨虫、宠物毛屑、花粉、霉菌等。

用几个月的药就好了?NO!

很多患儿都是在哮喘急性发病了,医院看,没有发作都不会去考虑治疗。

事实上,这种行为是十分错误的。

因为哮喘的本质是慢性气道疾病,容易反复发作,理论上需要长期用药。

不论在急性发作时,还是症状缓解时,其气道慢性炎症都持续存在,所以需要规范治疗和管理,才能很好的控制哮喘。

在儿童哮喘治疗过程中,什么时候可以停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哮喘控制程度及肺功能情况而定,进行个体化分析。

“用几个月的药就好了”或者祈望“断根”的想法,只能说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停止发作就停药,很容易造成孩子哮喘反复发作,影响其肺功能发育,埋下终身的健康隐患。

正确诊断+规范治疗=控制

哮喘患儿若能及早得到正确诊断及规范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喘息症状可以得到良好控制,仅少数患儿发展为持续哮喘。

在哮喘发作期,需快速缓解症状、平喘、抗炎。而在缓解期,应长期抗炎、控制症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并进行自我保健。

父母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哮喘发病前的先兆症状,应及时就诊。

若患儿反复出现喘息症状,应前往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就诊,以便明确疾病的严重度和喘息的性质,与医生一起制定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长期治疗方案,掌握用药方法、用药时间和合适的剂量。

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控制“小妖精”

国内儿童哮喘的研究和规范化诊治的倡导,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

一个标准化门诊是集检查、诊疗、治疗、患儿教育于一体的规范化综合诊疗中心,能够实现对儿童哮喘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和长管理。

为了使儿童哮喘得到更好控制,医院儿科特组建了哮喘医生团队,并成功通过中华医学会高标准评审,获得“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授牌。

该门诊严格遵循GINA和中国儿童哮喘指南,根据每个患儿疾病特点,进行长期、规范、持续和个体化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keecrm.net/xczz/48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