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育智,86岁,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中心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哮喘防治中心主任。曾任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顾问及推广委员会委员、亚太地区儿科呼吸变态反应免疫学会委员(APAPARI)、过敏性鼻炎对哮喘的影响(ARIA)委员会委员、中华变态反应学会前常委、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前组长、顾问。每周三,是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中心陈育智教授出门诊的日子。网上预约系统放号的一瞬间,所有号源就被家长们“秒光”了,挂号的大多都是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儿家长。无论孩子还是家长,他们都亲切地称呼她“陈奶奶”。陈育智教授是我国儿童哮喘界的一位历史性人物,是中国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开拓者、首都儿科研究所特级专家、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顾问、全球过敏和哮喘患者联盟副主席。86岁高龄,早已功成名就的她,为了帮助更多的哮喘患儿,培养更多的医疗人员,仍坚持工作在临床一线。走进陈育智的哮喘诊室,便可见到一块醒目的展板,上面贴有各种哮喘常用药的图示。家长们经常说不清孩子用了什么药,所以她就把各种药物的模样都展示出来,家长们立刻就能对上号了。陈育智问诊特别细致,每一张检查报告单也要仔仔细细查看。“家是哪里的呀?”“最近咳嗽吗?一般什么情况下会咳嗽?半夜会咳醒吗?”“每天大概吐几次痰?痰是什么颜色的?”“你们家里养宠物吗?养植物吗?家里潮湿吗?”“什么开始开始吃这个药的?吃了多久?每天吃几次?每次吃多少?今天吃了吗?”……在她看来,这些看似琐碎零散的信息,实际拼凑成了一张关于患儿身体状况、生活环境、用药历史等各方面在内的全景地图,这张地图终将为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指明方向。曾经有一位外地的家长带着孩子和患病5年来的病历和检查结果来找陈育智,陈育智捧着那沓厚厚的资料,一张一张地仔细翻阅,并对身边的助手说:“这里面每一张每一页都记录着家长们的担忧和孩子们的不易。孩子的病情牵动着一家人的心,我们要用心、细心、耐心,才对得起他们千里迢迢赶来北京对我们的信任。”为了方便与病人交流,陈育智专门为哮喘患儿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