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进博会葛兰素史克(GSK)展台,医生专家和企业代表亦齐聚“橙新而来,哮逐颜开”媒体沟通会活动现场,交流分享关于防治哮喘疾病的实践与思考,并围绕患者生命周期全病程管理的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GSK“橙新而来哮逐颜开”媒体沟通会嘉宾合影
以哮喘为代表疾病之一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位居我国居民慢病死因的第三位,因其重视程度低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防治情况尤为严峻。在我国,哮喘患病总人数已达到万人,重度哮喘患者接近万人,人群庞大且疾病负担重。
浙江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沈华浩表示,近年来我国哮喘患病率与致残率迅速攀升,患病总人数大幅增长,其中占哮喘总数1/3的病人没有喘息症状,即属于不典型哮喘,如咳嗽变异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等,这类病人由于临床表现隐匿,漏诊误诊率很高,危害更大,我们必须重视哮喘的早诊早治。对于重度哮喘,数据显示,仍有74.5%无法实现较好控制,面临着巨大的治疗缺口和未被满足的需求。
“哮喘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发作性的咳嗽伴呼吸困难,严重发作时呼吸困难加重可危及生命。”上海交通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周敏指出,“轻中度哮喘重在及时诊断、有效治疗和规范化管理,重度哮喘重在控制好病情,降低哮喘相关死亡。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是哮喘的关键炎症效应细胞,既是哮喘临床表型的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作为进一步评估抗炎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之一,临床医师应将其作为重要检查指标,为哮喘患者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旻介绍,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导致的哮喘是重度哮喘中最常见的,嗜酸性粒细胞是这类哮喘关键的炎症效应细胞,尤其是对急性发作频率更高的重度哮喘中具有“警示”作用,对于患者和临床医生都有较好的提示意义。临床研究证实,针对嗜酸性粒细胞的靶向生物制剂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此类重度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风险、改善肺功能,从而降低疾病负荷和身心负担。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