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秋季小儿常见病,做好预防宝宝健康

随着气温的降低,又到了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那些抵抗力较低的孩子们更容易被疾病侵扰。那么秋季到底有哪些高发性的儿科疾病呢?这个时候要如何给宝宝护理呢?

1.感冒

秋季是季节交替的时候,气温不恒定,一天中温差较大,孩子活动量大,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非常容易出现早晚受凉、中午受热等情况,从而引发发烧、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

容易诱发宝宝感冒四种状况:

1、免疫系统不成熟或有先天缺陷:处在发育成长期的宝宝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较弱,很容易感冒;早产儿、有先天性缺陷或疾病的孩子,稍有不慎也会感冒;

2、非母乳喂养及偏食:缺少母乳喂养及厌食,偏食的孩子,更容易患上感冒;

3、家居环境不良:家里阴暗潮湿,烟尘较大,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都很容易诱发感冒;

4、缺乏室外锻炼:适当的户外活动,有助于增强宝宝的抵抗力,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

宝宝感冒了,妈妈可以做些什么?

除了配合医生的治疗外,有效的护理也能帮助宝宝尽快病愈。

1、注意休息:宝宝年龄越小,越需休息及护理.

2、合理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

3、环境适宜:保持宝宝的房间空气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对着宝宝吹风。

4、多饮水,多出汗:水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同时可以有效出汗,有利于降低体温。

如何预防宝宝感冒?

1、孩子出汗时,不要马上脱掉衣服,等到孩子不再汗流浃背时,脱掉一件衣服。

2、孩子衣着的薄厚要看孩子的体质、室内外温度变化等情况而定。

3、不要把出汗的孩子放到风口处凉快,更不能使用电风扇或空调等方法为哈子降热,这样会使孩子更容易感冒。

腹泻

每年9月中旬到12月之间是小儿秋季腹泻的高发季节。因为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差,致使肠道负担重,而婴儿时期的各项生理系统都没发育成熟,所以很容易发生腹泻。

建议: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要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生食瓜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要乱用抗生素。

如何预防秋季腹泻?

1、勿食生、冷的食物,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尤其要做到饭前便后洗净手;外出旅游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

2、餐具用前清洗、消毒,用后要晾干;食物须更换一个干净的容器,再放置于冰箱内,而且必须再煮沸后食用。

3、切莫因为天气转冷,怕受凉而紧闭门窗,要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才能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4、注意保暖,应根据天气变化来适当增减衣服;应注意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5、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可以带宝宝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哮喘

哮喘性支气管炎是指婴幼儿时期有哮喘表现的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发作性的过敏性疾病。哮喘性支气管炎好发于深秋或冬春季节,起病多很急,发作的时间不定,可由数分钟至数小时。

建议:当孩子患病时,家长要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机会,经常变换体位,多饮水,以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在饮食上,宜清淡,勿食过咸、过甜食物。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适当通风,但不要有对流风,避免患儿再次受凉。

小儿哮喘常见致病因素

大量的临床医学统计资料表明,儿童哮喘80%以上在深秋时节发病或复发。患儿常见的致病因素有灰尘、花粉、霉菌及螨虫等,有些食物,如鱼、虾、蟹、海产品等也是重要的致敏原。红红的哮喘,可能是周末随父母郊游对某些花粉过敏而引起的。

小儿哮喘如何预防?

1、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给小儿增减衣服,夜间盖好被子,防止受凉感冒。

2、应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keecrm.net/xccq/80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