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经向我们走来。在新的一年中,医学领域将会涌现出更多学术成果。中国医学论坛报和全球专业信息提供与分析服务领域的领导者——科睿唯安公司合作,聚焦发病人数多、疾病负担重的10个学科——风湿免疫、感染、肝病、呼吸、精神、肾病、神经、消化、心血管、肿瘤,梳理出年即将完成的重要临床试验(数据更新至发稿时间),并邀请各领域知名专家就这些研究进行点评。通过分析和点评,我们或许可以对目前临床上一些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做出回答。
本期点评专家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郑劲平教授
年呼吸病学领域药物研发热点概览
图呼吸病学领域年即将完成的Ⅲ期临床研究主要分布
经检索科睿唯安Cortllis临床试验数据库,呼吸病学领域年即将完成的Ⅲ期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感病毒感染、肺炎、结核杆菌感染、囊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病等(图)。
我们综合考虑各疾病的患病率和研发投入力量,选择研究数量最多的疾病——哮喘,并对其中研究规模(纳入研究人数、研究中心数量)位居前两位的研究进行分析,并特邀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郑劲平教授进行点评。
哮喘的治疗现状
版哮喘全球防治创议(GINA)指出,哮喘影响全世界3亿人的生活,全球哮喘患病率为1%~18%。而我国近年来哮喘患病率正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尤其是儿童。尽管GINA及我国哮喘防治指南已经发布20余年,并不断更新,对临床诊治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哮喘的诊治水平,但不可否认,反复急性加重或反复咳喘症状仍屡见不鲜,我国乃至全球哮喘控制仍有巨大的改善空间。据报道,世界和我国的哮喘控制率均不理想,其中美国成人哮喘未控制率为58.8%,欧洲为53.5%,而中国的未控制率也高达59.5%。
目前,临床上用于哮喘治疗的药物种类很多,主要分为控制药物[如吸入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等]和缓解药物(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等)。但是,使用不正确或无效的治疗药物、药物吸入技术差、患者无规律或未坚持用药等因素可造成哮喘控制不佳。此外,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目前尚缺乏针对性的治疗,这也是哮喘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哮喘控制不佳的患者,应找出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当然,新型药物的开发也将为哮喘的治疗和控制提供更好的方案和选择。
问题:
新型复方制剂能强化改善控制不佳的哮喘吗?
研究1:在年即将完成的哮喘Ⅲ期临床试验中,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三重模拟、平行分组、52周治疗研究:在哮喘患者中,与糠酸莫米松相比,评价QM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规模位居第一,招募患者数(中国招募例患者,研究负责人是郑劲平教授),93个研究中心参与。
该项研究目的是,在哮喘控制不佳的患者中,与单用2种剂量糠酸莫米松[经Twisthalr给药糠酸莫米松μg和μg(总日剂量)]相比,评估2种不同剂量QMF(经Concpt1给药QMF150/μg和QMF150/μg)在哮喘控制和急救药物使用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对于哮喘控制不佳患者,二联复方药QMF具有多重潜在优势
郑劲平教授:由于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且具有可变性气道阻塞的特征,因此,当今哮喘治疗的主要推荐为以吸入治疗为主的具有强力抗炎作用的ICS及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LABA的联合治疗。GINA推荐≥3级的哮喘控制治疗方法首选LABA/ICS联用,以减轻或消除哮喘症状,提高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
QMF是诺华制药公司正在开发的每日1次给药的LABA/ICS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其成分为茚达特罗/糠酸莫米松,其中茚达特罗为快速起效、且作用持续长达24小时的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而糠酸莫米松为每日1次给药的强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因此,QMF含两种强效组分,疗效可维持24小时。QMF通过新型吸入器(Concpt1)给药,该吸入器使用简单,患者自己可以看到药物有没有被吸入完全,从而能增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因此,与现有治疗相比,QMF有多个重要的潜在优势。
该研究将在肺功能、哮喘控制问卷、哮喘症状、急性发作及急救药物使用和不良事件等方面综合评估QMF在哮喘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该研究能达到其研究终点,预计QMF较单用ICS能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症状控制,并减少急性发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更好的用药依从性。因此,QMF有可能会为哮喘患者提供一种更好的治疗选择。
目前,中国多家临床研究中心参与该项研究,目前受试者招募正在进行中。
三联复方药让用药更便捷,对提高难治性哮喘的控制水平意义重大
研究2:在年即将完成的哮喘Ⅲ期临床试验中,一项“在哮喘控制不佳患者中,三联复方药糠酸氟替卡松+乌美溴铵(umclidiniumbromid)+维兰特罗(vilantrol)(FF/UMEC/VI)与二联复方药FF/VI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比较的3期、平行分组研究”规模位居第二,招募患者人,个研究中心参与。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评估两种方案在治疗24周后对肺功能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
郑劲平教授:已有研究显示,在现有常规的LABA/ICS治疗基础上仍未能很好控制的哮喘患者,增加另一种支气管舒张药物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可提高哮喘控制百分率,同时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但现有疗法需要患者使用两种以上的吸入装置。这给患者带来不便,降低了用药依从性,也增加治疗成本。FF/UMEC/VI三联复方药,采用新型的吸入装置将3种药物集中在1个装置内,每天1次吸入即可,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对提高难治性哮喘的控制水平意义重大。
除FF/UMEC/VI外,目前其他同类产品还有倍氯米松/福莫特罗/格隆溴铵,以及糠酸莫米松/茚达特罗/格隆溴铵等也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相信新的三联药物的开发将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效果。我国目前也参与了这些研究,研究结果也将对中国哮喘患者的治疗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哮喘治疗应兼顾群体与个体,并强化患者自我管理
郑劲平教授:哮喘治疗方案的选择既要考虑群体水平,也要兼顾患者的个体差异。
群体水平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