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孩子晚上和凌晨咳得很厉害,隔着胸壁就能听到呼呼呼的声音。”日前,市民黄女士抱着哭闹不止的孩子急匆匆地走进诊室。县妇保院儿科主任王耀东一边安抚孩子的情绪,一边为孩子诊疗。
春天是万物生发、推陈出新的季节,儿童哮喘也迎来了又一个发病高峰期。近日,到县妇保院就诊的哮喘患儿明显增多。“一上午门诊就看了近50人次,大部分是哮喘。最近一段时间,哮喘发作患儿人数比平常增加了将近3倍。”王耀东分析,春天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一样善变,不仅日夜温差非常大,而且还很容易出现气温骤降,寒潮返袭,易引起感冒咳嗽,而感冒是哮喘发作的诱发因素之一。同时,春天百花盛开,花粉飘扬,再加上柳絮、梧桐絮飞舞,致使哮喘的过敏原增加。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大多数孩子主要表现为咳嗽、胸闷、喘息反复发作,可听到哮鸣音。“哮喘的常见原因是过敏,虽然过敏不能根治,但是可以控制的,关键是早发现、早预防、早确诊并果断回避过敏原,及时规范诊治,合理改善免疫状况,就可控制过敏,特别是婴幼儿过敏。”王耀东介绍,回避已明确的过敏原,是防治哮喘最基本且重要的措施,规避产生过敏性炎症的重要诱因,患儿的过敏症状会明显减轻。等待孩子大些过敏会自行改善的说法不科学,过敏性疾病会因得不到控制而进展,如儿童哮喘如不及时治疗,一旦气道壁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将会影响其终生的肺功能。因此,儿童哮喘的系统治疗应越早越好,可使哮喘得到有效控制,孩子不再受疾病的折磨,保护孩子的肺功能不恶化,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做到长期不发作、少发作。
目前控制哮喘最好的办法是长期少量的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少数家长担心吸入糖皮质激素会引起孩子早熟、长胖、长不高,见孩子的哮喘症状缓解马上停药,这是错误的。哮喘首选激素吸入治疗,起效快、剂量小、效果好,这也是国际“金标准”,只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是非常安全的。此外,需提醒的是,除哮喘合并感染时需要使用外,抗生素对哮喘是无效的。
“如果孩子经常反复咳嗽,夜间和晨起加重,运动后、大哭、大笑后加重,遇过敏原或冷空气等刺激后加重,‘感冒’后长期咳嗽不愈,使用多种抗生素仍没有效果,尤其对于有过敏或哮喘家族史及曾患湿疹或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有哮喘的可能,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并进行过敏原筛查、肺功能检测等检查,明确诊断。”王耀东特别提醒,如果这个季节孩子出现长时间的夜间咳嗽,用治疗感冒的方法效果不佳,就要考虑哮喘可能,应及时来院检查。
哮喘患儿应全程管理系统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不断的评估、监测、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同时要加强医生与患儿及家长之间的沟通,帮助提升信心,增强治疗的依从性,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体育锻炼是增强哮喘患儿身体素质、增加肺通气功能和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方法之一。过度的体育锻炼有可能诱发哮喘发作,很多家长和老师因此不让哮喘患儿参加体育活动,导致许多哮喘儿童身体素质欠佳、机体抵抗力下降,进而导致哮喘频繁发作,肺通气功能下降,这对于哮喘的康复是极为不利的。在规范合理用药的基础上,哮喘儿童可以参加运动。培养正确的锻炼习惯,增强哮喘儿童的体质,感冒少了,哮喘发作也少了。
王耀东建议,孩子出生后尽量母乳喂养,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做好防护措施,外出时戴上口罩,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对花粉及植物过敏的孩子不要去花园及植物园,严重花粉过敏者,可考虑异地预防,也就是说换一个没有花粉的环境;不接触烟雾;多喝开水,多吃水果蔬菜,避免进食刺激性、易致敏食物,均衡膳食、不宜过饱;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湿式打扫室内,注意居室通风透光,被褥、衣物要勤洗勤晒,减少尘螨及霉菌滋生;避免接触宠物,不用羽绒制品、地毯和厚重窗帘,避免接触毛绒玩具;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专家介绍王耀东主任医师
儿童保健部副部长兼儿科主任
学术兼职:
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急诊重症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肾脏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委员、宁波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委员。
擅长: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等)、肾脏疾病(遗尿、血尿)的诊治,在儿童危急重症、疑难病的诊治上有丰富的经验。
简介:
宁海县重点学科小儿呼吸学科带头人,曾主持宁海县科技局课题一项。
坐诊时间:周四上午(特需门诊)
预约
供稿:夏亚萍
审核:严银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