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哮喘常初发于6岁前,其中3-5岁小儿患病率最高。由于无哮喘的年幼儿童常因感染出现间歇性咳嗽、喘息等,加之5岁及以下因不能较好配合肺功能检查,缺乏肺功能等客观指标,确诊困难;且预后具有不确定性;常常导致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学龄前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
(1)在无明显呼吸道感染情况下咳嗽,运动、哭笑或暴露于烟雾后发生反复或持续干咳,夜间加重或伴喘息,呼吸困难。
(2)反复喘息或运动,哭笑后呼吸困难或气短,活动受限。
学龄前儿童哮喘的诊断:
学龄前儿童,有如下情况时高度提示哮喘:反复发作喘息(1次/月),运动后咳喘,无病毒感染时夜间咳嗽,3岁后仍有喘息。
诊断哮喘包括三个方面:符合临床特征、激素或扩气管药物治疗有效、排除其他疾病。
诊断标准如下:
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及运动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
符合上述条件可诊断学龄前儿童哮喘。
如果临床不典型者且能除外其他疾病,具备以下一项也可诊断: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
(3)最大呼气流量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山海丹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案例交流: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0.1-0.2mg;生理盐水;以上雾化一日3-4次,同时直肠给药:鱼金注射液2ml。口服,止嗽口服液。(此案例仅供参考)
来源:医院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