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妇幼保健院
住院免费接,出院免费送
本期主讲嘉宾
莱芜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急诊主任:张超
春天来了,哮喘又到了高发的季节,您的宝宝怎么才能顺利度过高发期,避免哮喘发作呢?希望这期节目会对您和您的宝宝有所帮助。
哪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是哮喘诊断和病情监测评估的重要工具呢?
来简单介绍一下:
1.肺通气功能检测:哮喘患儿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且为可逆性。多数患儿,尤其在哮喘发作期间或有临床症状或体征时,常出现1秒量(FEV1正常≥80%预计值)和1秒率(FEV1/FVC正常≥80%)等参数的降低。对疑诊哮喘儿童,如出现肺通气功能降低,可考虑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评估气流受限的可逆性;如果肺通气功能未见异常,则可考虑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评估其气道反应性;或建议患儿使用峰流量仪每日两次测定峰流量,连续监测2周。如患儿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量(PEF)日间变异率≥13%均有助于确诊。另外,规范哮喘治疗后肺功能的改善也是评价哮喘治疗是否有效的最重要的检查。目前我院引进全市唯一一台德国康讯powercubeTM儿童超声肺功能仪,增设了肺功能室,配备了专业的工作人员为大家服务。目前能开展肺通气功能检测、潮气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试验,下一步还将开展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以前哮喘患儿做肺功能检测必须去济南等其他城市,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检查了,方便了广大市民。
2.过敏状态检测:吸人变应原致敏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儿童早期食物致敏可增加吸入变应原致敏的危险性,吸入变应原的早期致敏(≤3岁)是预测发生持续性哮喘的高危因素。因此,对于所有反复喘息怀疑哮喘的儿童,均推荐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测定,以了解患儿的过敏状态,协助哮喘诊断。也有利于了解导致哮喘发生和加重的个体危险因素,有助于制定环境干预措施和确定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但必须强调过敏状态检测阴性不能作为排除哮喘诊断的依据。医院检验科开展了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测定,能检测混合型过敏原14项共含40种常见致敏物质的检测。
3.气道炎症指标检测包括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和FeNO检测,常用的FeNO水平与过敏状态密切相关,但不能有效区分不同种类过敏性疾病人群(如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变应性皮炎),且哮喘与非哮喘儿童FeNO水平有一定程度重叠,因此FeNO是非特异性的哮喘诊断指标。医院也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呼出气NO(FeNO)检测。检测点也设在我们儿科诊区肺功能检测室。也就是哮喘门诊对面,哮喘患儿不出儿科诊区就能做好两项检查,非常方便。
4.胸部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平片或CT检查。医院都可以检查。
5.支气管镜检查:反复喘息或咳嗽儿童,经规范哮喘治疗无效,怀疑其他疾病,或哮喘合并其他疾病,如气道异物、气道局灶性病变等,应考虑予以支气管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6.哮喘临床评估工具:此类评估工具主要基于临床表现进行哮喘控制状况的评估,临床常用的哮喘评估工具有:哮喘控制测试(ACT)、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适用于4~11岁儿童)、哮喘控制问卷(ACQ)和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RACK)等,应根据患儿年龄和就诊条件,选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定期评估。以上评估我们哮喘门诊都可以做。说到这里,我们再来介绍一下哮喘门诊。
哮喘患儿一旦被确诊,会数月或数年长期用药预防发作,为了更好的管理哮喘患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儿科门诊专门设立了哮喘门诊,位于我们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室,有专业医师定期坐诊(目前为周一、二、四、日),并定期医院呼吸科专家来我院指导工作。如果您的宝宝确诊了哮喘或怀疑是哮喘,您可以提前从网上或者现场预约我们的哮喘门诊,我们专业的医师会对您的宝宝进行检查评估,做出诊断,建立专科档案,根据宝宝的哮喘分级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指导您正确护理宝宝,正确用药,定期复查。
通过哮喘门诊的诊疗工作,我深切的感到哮喘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的目标是有效控制哮喘症状,维持正常的活动能力;减少哮喘发作的风险,减少肺损伤及药物不良反应。
(一)建立医生与患儿及家属间的伙伴关系:以医院专科门诊为基础,建立哮喘之家、哮喘俱乐部、哮喘联谊会等组织,与患儿及家属建立伙伴关系,让哮喘患儿及其亲属对哮喘防治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和良好的依从性,坚持治疗,有问题及时沟通。
(二)确定并减少与危险因素接触。许多危险因素可引起哮喘急性加重,被称为“触发因素”,包括变应原、病毒感染、污染物、烟草烟雾及药物等。通过变应原测定及家长的日常生活观察寻找变应原,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接触危险因素,以预防哮喘发病和症状加重。减少患儿对危险因素的接触,可改善哮喘控制并减少治疗药物需求量。
(三)建立哮喘专科病历建立哮喘患儿档案、制定长期防治计划,定期(1—3个月)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检查哮喘日记,检查吸药技术是否正确,监测肺功能。评估哮喘控制情况,维持用药情况,指导治疗。(四)评估、治疗和监测哮喘。哮喘管理中通过评估、治疗和监测来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大多数患儿通过医患共同制定的药物干预策略,能够达到此目标。初始治疗以患儿哮喘的症状为依据,部分患儿可以采用强化初始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调整以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为依据,包括准确评估哮喘控制、持续治疗以达到哮喘控制,以及定期监测哮喘控制及药物的副作用这样一个持续循环过程,直至停药观察。我们国家对哮喘患儿的管理还是非常重视的,这一点从去年启动的“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就可以看出来。年2月19日中国首个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在京启动。它包含了纸质版、电子版和悠然呼吸哮喘管理平台APP三个部分。行动计划通过创新传统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医患人员伙伴关系,共同参与,实现哮喘病人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涵盖了哮喘患者不同状态下的用药方案,根据症状和/或峰流速测试值给予明确的用药指导。通过主动实践来调动和增强患者在家庭中的疾病监测和管理能力,对于基层医务人员有效地进行哮喘诊疗和确认治疗方案,都具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加强了公众对于哮喘的认识,是中国儿童哮喘管理的一大进步,将成为我国儿童哮喘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可喜的是于年2月10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山东省项目启动会议”。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的推出,将惠及全国万以上哮喘患儿。
总之,为了提高我市儿童哮喘的管理教育水平,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治疗的依从性,并提高临床医师根据指南指导实践的可行性,提高儿童哮喘的控制率,减少哮喘反复发作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提高哮喘儿童的生命质量,让我们共同努力!
FM99.0每周一到周五
11:00-11:30
教你如何成为最具智能的
时尚辣妈,超级奶爸
精彩生活
我要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