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世界哮喘日rdquo鹿

第23个“世界哮喘日”当天,医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医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联合在弘道苑广场举行义诊科普活动。

据悉,今年“世界哮喘日”主题是:打破误区重塑信念控制哮喘。旨在揭开哮喘的误区,呼吁大家采取行动,解决普遍存在的关于哮喘的“谬论”及“误解”。

义诊现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彭玉超带领该科室医护人员,为前来咨询的市民查看病历资料、听诊,细致地为市民答疑解惑,对需要进一步治疗的市民提供详细的诊疗指导。同时,医护人员还免费为市民提供血压测量、肺功能测定、健康咨询等服务,发放哮喘疾病知识手册,向市民讲解哮喘的防治知识及生活中需注意的相关事项,提高市民对哮喘病的认识和科学预防能力。

彭玉超主任介绍道:哮喘是一种呼吸道的慢性炎症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哮喘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只要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哮喘可以完全控制,患者可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药物治疗是哮喘控制的关键,也是哮喘控制的核心环节,长期规律使用控制药物可以有效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预防急性发作。通过此次科普义诊,就是让哮喘患者知悉诱发哮喘的危险因素,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状况采取适当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哮喘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哮喘?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带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而这种气道炎症并非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二、哪些因素容易引起哮喘?

哮喘的发病因素较复杂,大多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哮喘的发病。

1.遗传因素:患者有家族及个人过敏史,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婴儿湿疹、荨麻疹等的患病率较一般群体高。

2.环境因素:吸入空气污染物、过敏物(如尘螨、花粉、动物毛屑、化学物质等)、感染、食物、气候改变(温度、湿度剧烈变化)、精神因素、剧烈运动、肥胖、吸烟、药物、月经、妊娠等。

三、为什么“五?一”前后是哮喘发作最多的季节之一?

春暖花开,许多花粉散落漂浮,哮喘患者接触到此类物质后,轻者会出现眼痒、鼻塞、打喷嚏、流涕,重者可诱发哮喘发作。因此,每年的“五?一”前后是哮喘患者就诊最多的季节之一。哮喘患者大多为过敏体质,他们常比别人对外界的变化更加敏感。气温骤变对人体是一种刺激因素,可以影响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儿童对外界气温突变的适应能力较差,更容易患病。

四、重视容易被误诊的不典型哮喘――以咳嗽为主的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多发生在夜间或凌晨,常为刺激性剧烈咳嗽,此时往往被误诊为支气管炎。28%的哮喘患者则以咳嗽为唯一临床症状。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长期顽固性干咳,有些患者甚至在咳嗽时出现尿失禁;夜间或凌晨咳嗽往往加剧,致使患者不能入睡;在闻到刺激性的气味、运动、吸入冷空气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亦可被诱发或加剧;一般的止咳化痰药和抗生素治疗无效;大多数有较明显的家族过敏史或其他部位的过敏性疾病史,如过敏性鼻炎、湿疹等。顽固性咳嗽常常是早期哮喘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能发展为典型的支气管哮喘,故应及早诊断并进行治疗。

五、哮喘是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吗,治疗目标是什么?

哮喘是一种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以抑制气道炎症为主的规范治疗通常可以使病情得到完全控制。哮喘控制的目标是:没有哮喘症状,能够完成正常日常活动而没有哮喘严重的急性发作,可以使用最少量乃至不用急救药物,能使肺功能达到正常的水平。哮喘治疗的目标不是根治,盲目追求根治将可能误入歧途。

六、为什么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一线用药?

哮喘是气道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所以哮喘的治疗主要应该针对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进行抗炎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副作用很大,所以主张局部吸入激素以避免全身的副作用,对于轻度持续或以上的哮喘患者,无论哪种类型,吸入糖皮质激素是首选治疗方法。

七、哮喘症状缓解后可以马上停药吗?

哮喘治疗的误区是往往只注意症状的变化,而忽视了这种气道炎症持续存在。有的人症状一缓解就停止治疗,使气道炎症失去控制,结果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哮喘的诊断及发作风险预测都依赖于肺功能检查,一旦确诊哮喘,均应定期检测肺功能。

八、治疗哮喘要避免哪四类错误

错误1:拒绝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因患者害怕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拒绝使用糖皮质激素,包括吸入型激素。但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长期吸入中等量的糖皮质激素是非常安全的。正确的方法是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作为维持治疗,预防哮喘发作。

错误2:长期口服激素或长期服用所谓的“偏方”“秘方”来根治哮喘

有些患者长期口服强的松或地塞米松来控制哮喘症状,或者长期用所谓的“偏方”,而这些“偏方”中常含有激素。虽然这样用药能使哮喘症状得到控制,但长期服用激素却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激素依赖及病情反弹等。

错误3:过分依赖止喘的β2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可以迅速缓解喘息的症状,但长期单独使用β2受体激动剂,会造成β2受体功能下降而使药效减弱,导致反复频繁使用,而副作用则随着药物剂量的加大而增多。医学上把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称为“急救药”,顾名思义是在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以缓解症状,而平时只需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即可。一旦气道炎症得到控制了,就不会经常有急性发作。

错误4:盲目使用抗生素

有些患者一旦哮喘发作就要求医师使用抗生素。事实上,导致哮喘发作的原因很多,只有当患者在哮喘发作的同时,有咳嗽、咳黄痰、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才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其它情况下则不必要使用抗生素。

哮喘出现严重急性发作,如救治不及时可能致命,其危害常被人们忽视。目前全球哮喘患者约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万,而当今治疗手段可使80%以上的哮喘患者得到良好的控制,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keecrm.net/xcmx/72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