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人阳气最旺的时候,根据天人相应理论,此时适当进行中医药调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明确防止和减轻呼吸道疾病的发作,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咽炎、冬天手脚冰冷、免疫力低下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同时对慢性胃病,慢性腹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医院针灸科“冬病夏治”特色疗法如下:
一、穴位敷贴
敷贴是应用温热散寒,止咳平喘的纯中药配方打粉,通过姜汁麻油等调制成药丸,敷贴于相应治疗作用的穴位上,通过经络、穴位刺激和药物渗透、吸收的双重作用,达到畅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脏腑功能,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
二、穴位注射
采用温补肾阳,止咳平喘的纯中药制剂“喘可治”注入足三里穴位,不仅可以通过穴位放大作用加强中药温阳平喘的功效,亦可通过药物刺激足三里穴位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穴位注射结合穴位敷贴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三、三伏灸
艾叶晒干捣碎成“艾绒”,直接隔物灸或者铺灸用,或者制成艾条温和灸用,通过对人体经穴的药物熏透和物理温热刺激,有温经、去湿、散寒、升阳、拔毒、散瘀等疗效,对于一些体质虚寒者特别有效。重点推荐针灸科的铺灸,铺灸是目前灸法里面的单次灸量最大的灸法,传统铺灸药物刺激性大易起泡,我们采取改良的铺灸,用麝香,姜泥,艾绒沿人体第7颈椎(大椎穴)一直铺到腰骶部,即经络中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经行艾火反复灸治,10天一次,三次一疗程。
四、三伏天中药熏蒸
三伏天天气炎热,毛孔开放,气血流通,熏蒸的中药通过湿热药蒸汽能更有效的作用患者背部肺区的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部分穴位,起到驱邪扶正,止咳平喘,温阳散寒的作用,能有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而且没有传统中药口服伤胃,外用贴敷易过敏起泡的副作用。
五、三伏补
三伏天开始的一周,汤方辩证,服用一周左右的中药以调阴阳,温肺散寒,补益肺气,固摄肾元为主,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强冬病夏治效果。
年三伏天时间:
一伏年7月12日(星期三,农历6月19日)
二伏年7月22日(星期六,农历6月29日)
三伏年8月11日(星期五,农历闰6月20日)
(通讯员徐晓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