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去不用谢三伏贴治疗哮喘老慢支气管炎

第期

中医学一点,健康多一点

导读:伏天人体气血最为通畅,阳气最旺盛,阳气不足的人,应该在夏天抓紧扶阳,给身体进行温补。传统中医认为,在大热天以热性药治寒性病为冬病夏治。

《福建中医药》年第5期

治疗时间:每年分别于初伏、中伏、末伏时间进行灸贴治疗。一般连续3年。

穴位与灸法: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膏盲。以鲜老姜片(约2分厚)贴在上述穴位,每穴用如黑豆大艾柱灸3~7壮,灸至皮肤红为度。

药物与贴法:白芥子、细辛各21克,延胡索、甘遂各12克。研末,加少量面粉用生姜汁调煮成膏,分摊在7张5平方厘米的油纸上,贴在以上灸过的穴位,用胶布固定2~4小时取下。贴后皮肤有泡。

疗效观察:例中,痊愈(症状消失,观察2年未见复发)87例:显效(偶有发作,症状显著减轻)例;有效(喘咳减轻,发作次数也减少)例;无效29例。

仙女都问过小编,三伏贴看起来简单好操作,又很厉害的样子,到底要怎么办?是不是谁都可以贴呢?

其实事情的真相是这个样子的

三伏贴有很多讲究,听小编给你一一道来。

为什么要“冬病夏治”?三伏贴到底是个啥?

三伏贴是什么?

三伏贴是以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生姜等药作为基本处方,根据不同病症加减的一个敷贴方。(医院的方子略有不同,也会因为情况不同因人而异)

三伏贴的作用,是基于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

伏天人体气血最为通畅,阳气最旺盛,阳气不足的人,应该在夏天抓紧扶阳,给身体进行温补。传统中医认为,在大热天以热性药治寒性病为冬病夏治。

“冬病”,就是秋冬好发、加重,以寒冷、虚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比如痛经、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肠炎、溃疡、慢性肾炎、体寒胃痛、关节痛、手脚冰凉等。(审题要清晰,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哦。)

而“夏治”,就是利用长夏三伏天地阳极阴生之时,激发肾阳,去根治一些陈年冷疾。

三伏贴不是万金油,这些人不能用!

?孕妇、2岁以下的幼儿。

?皮肤易过敏或贴敷处附近有伤口者。

?正在发烧或咽喉发炎红肿等中医火热之证的人。

?属阴虚火旺、常有内热,容易上火烦躁焦虑失眠的人,不贴或者少贴。

往期医案精彩回顾(点击即可浏览)

治疗皮肤瘙痒症有效率94%的好方法

肝硬变、慢性肠炎、前列腺肥大……中医都是可以内病外治的

天呐,补中益气丸还能这样用

前列腺家庭疗法与前列腺功能自测

早期乳腺炎,红肿疼痛,公英芍药汤2剂而愈

坐骨神经痛,下肢活动受限,你试试这个方子

赞赏

长按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李从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keecrm.net/xcet/25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