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呼吸内科张薇医生在上期文章中是为大家介绍了哮喘患者8大高危因素,今天将为大家带来哮喘发作的药物应用。
哮喘的药物主要分为针对急性发作期的缓解症状药物和针对慢性持续期的控制性药物。
一、缓解症状药物
缓解症状的药物主要是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的症状,主要有:
(一)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
SABA作用于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游离Ca2+减少,松弛平滑肌。
SABA药物不断升级,使用更方便、治疗效果也更佳。
第一代:选择性差、心脏副作用大,如肾上腺素、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
第二代:选择性好、作用时间短(4~6h),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非诺特罗;
第三代:长效(10~12h),丙卡特罗、沙美特罗(慢效)、班布特罗、福莫特罗(速效)。
(二)短效吸入型抗胆碱能药物(SAMA)
SABA是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物。
可采用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的用药方式。吸入给药不良反应较小,为首选给药方法。使用SABA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骨骼肌震颤、低血钾等不良反应。患有严重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的患者慎用SABA。SABA应按需使用,不宜长期、单一、过量应用。
(三)短效茶碱
1、作用:
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
低浓度茶碱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2、副作用:
胃肠道症状、心血管症状、抽搐、猝死;
亦可引起失眠、烦躁、呼吸增快。
3、应用注意事项:
老人、幼儿、心肝肾功能障碍及甲亢患者慎用;
在合用甲氰咪呱、喹诺酮类药物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时,可影响茶碱代谢而使其排泄减慢,应减少用量;
茶碱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有协同作用,但茶碱与β2受体激动剂联用时可能增加心率失常和对心肌的损伤。
4、用药方法:
(1)口服给药:氨茶碱和控(缓)释型茶碱
用于轻、中度哮喘发作和维持治疗,剂量每日6~10mg/kg。
(2)静脉给药:
氨茶碱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适用于重、危症哮喘患者。负荷剂量4~6mg/kg,维持剂量0.5~0.8mg/(kg·h)。有效安全的血药浓度范围:6~15mg/L。
临床实践中多索茶碱应用也较为广泛,其作用与氨茶碱相同,但不良反应较轻,适用于高龄、合并心血管疾病及心率增快的患者。用法为0.2g日两次口服或静脉点滴。
(四)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它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聚集、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子的释放、抑制转录因子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生成,从而减少微血管渗漏,增强β2受体兴奋性,起到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等途径给药。
二、控制性药物
控制性药物主要针对慢性持续期的治疗,包括:
(一)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
(二)白三烯调节剂
(三)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
(四)缓释茶碱
(五)色甘酸钠
(六)抗IgE抗体
(七)联合药物(如ICS/LABA)
张薇
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从事呼吸科及重症监护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0余年。曾先后于美国Lovelace呼吸病研医院研究所从事间质性肺疾病与肺结核相关研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