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哮喘不管,后果很严重专家提醒要

  

  今天(5月2日)为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为“清新空气,舒畅呼吸”。近年来,随着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使哮喘成为了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哮喘患者就约有万,仅有四成左右病情得到控制。医院肺病(呼吸)科副主任简小云主任中医师表示,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市民要加强认识,哮喘病患者应坚持规范治疗和自我管理。

籍“世界哮喘日”来临,医院肺病(呼吸)科举行了哮喘病健康宣教病友会,向市民群众及哮喘病友普及相关防治知识。

  据简小云介绍,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将哮喘定义为“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由遗传因素或过敏原、冷空气、呼吸道病毒感染等环境因素引起,患者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多数经药物治疗得到控制。但要注意的是,哮喘气道炎症是“过敏性”慢性炎症,不是“感染性”炎症,因此,哮喘的治疗一般不采取抗生素治疗,有出现相关症状的市民最好及早到专科医生处确诊及治疗,不要擅自胡乱服药。“虽然哮喘不能‘根治’,但是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维持正常工作生活,并且减小哮喘急性发作、疾病恶化、肺功能丧失等未来风险。”简小云说。

有统计显示:

在一年中,因哮喘而需住院或急诊治疗的患者33%;

因哮喘而失去就业机会的患者58%;

因哮喘而无法进行运动和休闲活动的患者79%;

因哮喘而改变自己原来生活方式的患者63%;

因哮喘而患有睡眠障碍的患者68%;

因哮喘而无法进行正常体力活动的患者74%。

因此,哮喘不得不控制。

  简小云表示,哮喘的治疗应尽早开始,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切不可自行停药。但目前,是很多人对哮喘的认知程度较低,有些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哮喘;已确诊哮喘的患者,在药物规范化使用、定期随访及病情监测方面都比较差,导致病情难以控制。其中,有研究表明,吸烟、未坚持规范治疗、吸入装置使用不当是主要影响哮喘控制率的三个患者因素。对此,简小云表示,市民加强认识,及早识别哮喘症状;哮喘患者需定期就诊,掌握正确的吸入性装置使用方法,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同时积极开展自我管理,以达到哮喘症状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的理想状态。

(点击图片可)

如何减小哮喘发作

01

饮食清淡

  避免食用海鱼、虾蟹、凉性食物等容易诱发哮喘的食物,饮食尽量清淡易消化,多喝水,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哮喘发作期,不要吃辛辣、海鲜等食物。可适当多吃一些红枣、莲子、山药等有健脾化痰、益肾养肺功效的食物。慎用或忌用某些可能诱发哮喘的药物,如阿司匹林。

02

居住卫生

  定期大扫除,清洁时注意不要扬起灰尘。床上用品要经常烫洗,定期在阳光下晾晒,减少尘螨及霉菌滋生。

03

外出戴口罩

  很多哮喘患者对花粉过敏,午间及午后是花粉飘散浓度最高的时候应该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最好戴口罩。

04

随身携带快速缓解药物

  此类药物可用于运动前预防哮喘发作,以及在哮喘发作的第一时间快速缓解症状。

05

适当运动

  适宜的体能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免疫力,从而减少哮喘急性发作,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哮喘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瑜珈等运动方式。但注意身体不适要马上停止运动。

06

远离烟草

  哮喘患者的气道对异常刺激特别敏感,容易发生气道收缩。吸烟时,烟雾被吸入气道后,不仅造成气道收缩,使之变得狭窄,而且可影响排痰功能。如果您的孩子是个哮喘患者,您在孩子周围或门窗关闭的室内吸烟,会对您孩子的肺部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比您自己吸烟所致肺部损害更严重。因此,哮喘患者对吸烟不要置之不理。虽然戒烟并不容易,但为了家人的健康着想,一定要下决心立即戒烟。

07

避免饮酒

  一般认为,酗酒对人体有害,而饮少量低度酒对身体可能有些好处。但对哮喘患者来说,不论饮酒量多少以及酒的度数高低,都是有害而无益的。饮酒除了可引起过敏性疾病外,还可诱发哮喘发作。这是由于酒的蒸气会刺激气管或是支气管表面接受刺激的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而造成的。

(部分来源于:健康教育)

专家简介:简小云

  主任中医师,教授,呼吸科副主任,感染科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佛山市医学会中医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开诊时间:周1、3白天(周3上午特诊,9:00开诊),周2下午(老年医学科诊室)

  开诊地点:1号楼2楼呼吸内科诊室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推进广东佛山再创新局”:点击“阅读原文”有相关精彩H5。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keecrm.net/xccq/65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