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哮喘擅自停药有多可怕太多家长对自

局部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dy/150516/4624552.html

转自:智呼吸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近年来患病率逐年增加。最近完成的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地区0~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累计患病率在20年间上升了1.5倍,达到了3.02%,部分地区高达7%以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需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在发作期快速抗炎、平喘、缓解症状,在缓解期坚持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并强化自我管理,哮喘是能够长期平稳控制的。

有些家长会有这样的想法,孩子的哮喘最近控制的很好,几乎不会犯了,能不能停药呢?

▽▼▽1、治疗哮喘的药物具体都有哪些呢?

根据治疗目的,可以把治疗哮喘的药物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控制药物:需要每天使用并长时间维持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其中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全身性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缓释茶碱、色甘酸钠、抗IgE单克隆抗体及其他有助于减少全身激素剂量的药物等。

缓解药物:又称急救药物,这些药物在哮喘急性发作时按需使用,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包括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SABA)、全身性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等。

1.糖皮质激素

是最有效的哮喘治疗药物,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注射,其中吸入为首选途径。

常用吸入激素药物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环索奈德、莫米松等。口服给药一般选用半衰期较短的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或甲泼尼龙等。严重哮喘发作时,应经静脉及时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龙。

2.β2受体激动剂

分为短效(SABA,作用维持时间4~6小时)和长效(LABA,维持12小时以上)。LABA又可分为速效(数分钟起效)和缓慢起效(不少于半小时起效)两种。

SABA常用药物有沙丁胺醇及特布他林,LABA常用药物为沙美特罗及福莫特罗。

LABA不推荐长期单独使用,目前多采用ICS和LABA的联合吸入制剂治疗哮喘,包括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等。

3.白三烯调节剂

包括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5-脂氧化酶抑制剂。目前临床上以前者应用为主,常用药物为孟鲁司特和扎鲁司特。

4.茶碱

口服给药包括氨茶碱和控(缓)释型茶碱,静脉给药包括氨茶碱、多索茶碱及双羟丙茶碱。

5.抗胆碱药物

分为短效抗胆碱药SAMA(维持4~6小时)及长效抗胆碱药LAMA(维持24小时)。

常用的SAMA为异丙托溴铵,有定量吸入气雾剂(MDI)及雾化溶液两种剂型。

常用的LAMA为噻托溴铵,有干粉剂和软雾剂两种剂型。

6.抗IgE单克隆抗体

适用于需要第5级治疗且血清IgE水平增高的过敏性哮喘患者。

7.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

通过皮下注射常见的吸入变应原(如尘螨、豚草等)提取液来帮助患者脱敏,以减轻哮喘症状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8.其他药物

包括: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阿司咪唑、氮卓司丁及特非那丁等;

其他口服抗变态反应药物:如曲尼司特、瑞吡司特等;

可能减少口服激素剂量的药物:如口服免疫调节剂(甲氨蝶呤、环孢素等),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

9.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包括一些新型复合制剂、生物制剂(抗IL-5单抗及Dupilumab)和支气管热成形术等。

▽▼▽2、如何确定长期治疗方案?

一旦患儿被确诊为支气管哮喘,首先要根据患儿的病史、病情的严重度、治疗的反应等情况选择适合该患儿个体化的长期治疗方案,可以选择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治疗方案,体现了初始治疗时“强化”治疗的概念。

具体方案选择如下,≤6岁见表1,6岁见表2。

表16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

(点击查看大图)

表26岁以上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

(点击查看大图)

注:ICS:吸入性糖皮质激素;LTRA: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ABA: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抗IgE治疗适用于≥12岁儿童。

▽▼▽3、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降级治疗或停药?

在各级治疗中,医生需要每1~3个月审核1次治疗方案,根据病情控制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特别是在开始控制后的2~4周必须随访评估疗效,控制不佳及时调整。

如哮喘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治疗方案可考虑降级,直至确定维持哮喘控制的最低剂量。

不过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选择更长的时间,甚至哮喘控制并维持6个月,以免降级治疗后哮喘复发。降级的时机我们一般选择无呼吸道感染,无外出旅行计划,尽量避免秋冬季、冬春季易诱发哮喘发作的季节。

每次的降级治疗都属于试验性治疗需要严密观察、随访。

如使用二级治疗方案患儿的哮喘能维持控制,并且6个月~1年内无症状反复,且无任何发作风险因素者,肺功能和激发试验正常可以考虑停药。

但应密切观察病情,要重视停药后的管理和随访。如果出现哮喘症状复发,应根据症状发作的强度和频度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写在最后:

有些家长会有这样的想法,孩子的哮喘最近控制的很好,几乎不会犯了,能不能停药呢?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无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治愈或改善儿童哮喘的进程,我们的治疗目标是达到和维持哮喘控制,减少疾病的远期风险。

治疗后仍然反复喘息,原因很多,比如反复接触过敏原,比如使用吸入药物的方法不正确,药物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再有就是共存的疾病没有治疗,比如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肥胖等,都会影响哮喘治疗的效果。

还有一个很常见的原因,就是家长觉得孩子不喘了,擅自停药。哮喘是一个长期治疗的过程,连续用药是为了防止以后再喘。请由医生来决定药物什么时候减量或者停用。

很多孩子病情反复,自行停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方孩子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了三个月,控制的很好也不咳嗽也不喘,这时候很多家长就会擅自给孩子停药。仔细一问还是担心激素的问题。自行停药是非常危险的,很可能会突然有一个急性的发作。

还有一部分孩子,家长认为哮喘好了,其实哮喘是一个慢性病,需要定期的随诊,来监测肺功能。医生都是根据你一般情况和肺功能的情况,来考虑减药或者是停药的问题。

还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点。春天或者是秋天花粉特别多的时候是不主张停药的。因为过敏源特别多,容易诱发喘息。有很多家长不太知道这些知识就自行停药,结果很多患者又喘息了,治疗还得从头开始。上述说的是家长们自行停药的问题。

如果正规治疗的情况下,孩子病情有反复,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患者吸入的技术正确不正确;

第二,依从性。

一天一次或者两次的吸入治疗,孩子是不是每天真的在做。有一部分孩子在没有家长的监管的情况下,自己不去做。

第三,孩子有没有其他的伴随的疾病。

比如鼻炎、鼻窦炎、胃食道反流等等。一定要同时治,否则哮喘控制的也不会太好。

第四,过敏原。

对于明确哮喘的孩子,希望他做一些过敏源的检查因。因为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过敏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说孩子对尘螨过敏,虽然做了相应的治疗,但是生活在尘螨浓度很高的环境当中,也会影响他的治疗效果。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任何降级、升级或停药治疗均应遵从医嘱,家长擅不可随意调整治疗方案。过早的减药或停药反而会引起哮喘的反复发作,而且哮喘的再次发作可能会预示着药物的治疗周期将更长,也更难控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keecrm.net/xccq/62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