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揭示哮喘的误区”
年5月4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揭示哮喘的误区”,其目的是让人们加强对哮喘病现状的了解,增强患者及公众对该疾病的防治和管理。
#01
什么是哮喘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同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可变的气流受限,随着病程延长,可导致气道结构改变,即气道重塑。所谓慢性病,与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哮喘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进行控制的,未正规治疗的哮喘无法达到良好控制,严重影响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02
哮喘急性发作的危害
#03
哮喘的规范治疗
哮喘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及肺功能不可逆性的损害。
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罪魁祸首,因此需要维持长期的吸入性治疗。药物治疗是哮喘控制的核心。患者需在医师的指导下规律减药,而非自行决定。
哮喘治疗用药分为长期使用的控制用药和短暂使用的缓解用药。
控制用药以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为主,市面上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沙美特罗替卡松及吸入型布地奈德混悬液最为常见。还包括口服的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茶碱及抗IgE抗体(如注射用奥马珠单抗)等。对于激素的误解,请大家不必担心,局部用药起效快的同时可以减少全身药物反应。
只要应用正确的方法吸入激素类药物,并在用药后及时用清水含漱口咽部,不会造成激素可能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缓解用药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最为常见,沙丁胺醇是被大家广泛熟悉的快速缓解药物,但大家需要注意,该药不可每日使用,因其容易导致耐药、加重哮喘的可能。
#04
定期随访与自我管理
哮喘是一种慢性病,病情随时有可能出现变化,应定期随访检查,以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坚持哮喘评估及自我管理有助于医生更好的了解病情。日常生活管理包括随身携带药物,按期复查,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接触过敏原等,还包括通过峰流速仪、定期复查等进行自我监测及管理。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医生与患者在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围中制定长期、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规范的药物治疗可以使哮喘得到很好的控制、降低急性发作次数、减少住院、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小tips:1、哮喘的本质就是炎症,请远离过敏原;
2、如果有喘息、胸闷、气促等不适,医院就诊;
3、确诊哮喘,请务必按医生要求规律用药,切勿随意减量或停用;
4、应尽量避免呼吸道感染,适当锻炼,加强营养,强健体魄;
5、保持体重,减少含糖饮料摄入,降低成年哮喘发病机率。
最后请大家要记住:
哮喘是可以控制的!
专家
简介
张春峰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中国民主同盟宝鸡市医卫支部委员,现在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协会委员、中国西部呼吸介入联盟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心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会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宝鸡市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会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络病委员会委员。
业务擅长: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以及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下的检查和治疗。
专家
简介
王鹏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现任中国民主同盟会宝鸡市医卫支部委员、美国《FerrisClinicalAdvisor》中文版编译委员、《胸科之窗》多学科论坛核心成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会员。在《BMCImmunology》《AsianPacificJournalofAllergyImmunol》《DiabetologyMetabolicSyndrome》《中华结核病与呼吸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杂志发表10余篇论文,SCI收录3篇,其中《BMCImmunology》杂志刊登研究成果被10家国际知名期刊引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厅、市级多项科研课题研究。曾获得宝鸡市民盟先进个人荣誉。
业务擅长: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部感染性疾病、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呼吸衰竭、重症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危急重症、疑难疾病的诊疗。
请扫码